著。
這名老者名叫沼田光兼,細川藤孝的老岳父,年過五旬卻精力旺盛,面色紅潤泛光說話中氣十足,當然這位說起話來也是滿嘴跑火車,也不管坐在上手的兩個小年輕願不願意,就漫談起《平家物語》中的逸話。
“說起六波羅一家的貴胄公子來,無論什麼樣的名門望族,都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入道相國的內兄,平大納言時忠卿,曾說過這樣的話:‘不是出自平氏家門的人,皆屬賤類’,無論怎樣的賢王聖主,以及怎樣的治國良相,都免不了會有些無聊的人聚在某些不為人注意的地方,傳一些流言蜚語,這本是世間常有的事。
唯獨在入道相國全盛時期,卻並沒有說平氏閒話的,這是因為入道相國有獨到的安排,他選出了三百個十四、五、六歲的少年,一律留著齊耳短髮,穿一身紅色的直裰,讓他們在京都各處行走探查,遇見有說平氏壞話的人,馬上通知同夥闖進他的家中,沒收其資財傢俱,並將那人抓到六波羅府中去。
所以一般平民即使眼裡看見心裡不滿,也沒有敢說出來的,不只是街頭行人,就連路上通行的馬和車,一見六波羅的禿童都遠遠避開,真可謂‘出入禁門不問姓名,京師長吏為之側目’!”
平清盛為太政大臣,出家後被稱為入道相國,而最後那一句是出自陳鴻《長恨歌傳》: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乃是形容楊貴妃一門權勢熏天,讓人既羨又懼。
這一段也是《平家物語》裡非常著名的一段故事,說的就是平家打搞特務組織,監聽言論威逼京都人不敢說平家一句壞話,這也是評價威福自專的一大例證,為後來以仁王起兵埋下伏筆。
以吉良義時與細川藤孝的見識,自然是熟讀《平家物語》,但要突顯對沼田光兼的尊重,他們倆還得保持一個姿勢坐在大廣間裡,聽這老頭巴拉巴拉說一上午。
換個人肯定受不住,更何況吉良義時也不是個閒人,就算再閒也不會聽著他老調重彈老生常談,於是他趁著老頭喝水的功夫打斷道:“呵呵……上野介殿果然是一位雅人啊,只是令家之內紛本家實在無法插手,所以上野介殿是不是……”
沼田光兼一看苗頭不對,連忙訴苦道:“坂本殿下!在下實在是逼不得已才來投效,只是在下尚有一技之長,想出仕吉良家做一家臣,也好養活家中的子女!”
吉良義時轉頭看看細川藤孝,也是一臉苦笑無可奈何,話說到這個份上他也不好拒絕,隨即又問道:“好吧,那上野介殿都會些什麼,說說看?當然《平家物語》之類的典故逸話就不要說了。”
沼田光兼連忙說道:“在下會茶道,和歌,對漢學也有些研究,還有!在下的十分精通猿樂,在下曾經數次與観世元忠合作表演過猿樂,先代公方萬松院殿對在下的樂藝十分讚賞,還特地賞過十貫錢給在下!要不我唱一段給吉良御館大人聽聽看吧?”
“……喲!一諾啊嗚伊喲……”沼田光兼的嗓音確實很有特色,哪怕沒有三味線伴奏的清唱也別有一番感覺,聲音洪亮抑揚頓挫,總之十分吸引人。
比如衛戍在吉良義時不遠處的側近大將山岡善次郎直長,就一邊打著拍子一邊伸長脖子去聽,但是吉良義時卻覺得很可怕,因為他很討厭猿樂,這麼奇葩的老男人竟然要出仕吉良家,如果每天見到他絕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吉良義時一邊掛著公式化的微笑,一邊用摺扇擋住臉頰,輕輕側過身子對細川藤孝問道:“藤孝,你這位岳父這次到底是因為什麼要出仕本家的?”
細川藤孝同樣側過神來以摺扇遮面回答道:“熊川城突然發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