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才可以泰山移。
第二,萬全之策,要把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預想出應的對辦法。
第三,借勢,時勢造英雄,我們沒有就借!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石嬌的話讓鯤央大為不解,這些都是什麼理論和觀念。示意石嬌解釋一下。
“關於第一點,經過多年的發展,各個術士家族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都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和恩怨。我們做了一些措施,群策群力,製作並且頒佈了出海行動的章程,行為準則和管理辦法。所有人,首先人格上是人人平等,職務上是有區分的,人格和職務之間,分開討論。
我們想要一個團結的、集體的力量,就要建立公共事務,比如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圖書館,那裡彙集了我們大陸術士家族的全部傳承流派,人人享有免費閱讀的全力,比如公共財產,我們出海需要的物質,船隊和沿途得到的東西等等。同時保留了個人的私人財產,從我們規章制度上尊重這些私人財產的神聖性。”
“我不懂!”鯤央說道,這和她理解的人之道不一樣。差了太多了,鯤央作為整個修真界的前輩,自認為是接觸到天地規則的人,居然不懂石嬌說的話。
“額,不知道前輩說的不懂,具體指向那個問題?”石嬌問道。
“我不懂,為何你們能做到這些?”鯤央問道。
“額,這個就說起來就遠了,可能要從人類的起源講起來,我說一個我曾經閱讀過的理念分享。首先人為什麼形成社會動物,進而發展成為部落,民族,國家?一個有名的學者提出來一個理論,就是人類講故事的能力,人類可以建立想象虛構共同體。怎麼解釋這個問題呢?讓我想一下。”石嬌喝了一口茶,整理了一下思路。童玉琳知道石嬌有很多奇奇怪怪但是又合理的觀念,出海之前,她們一直沒有時間細聊過。她也是第一次聽石嬌說這些,雖然不是很能理解石嬌說的,但是還是靜靜的聽著。
“舉個例子,我們在這裡喝茶聊天的情況,我的隊友儒修孔伯倫沒有見過,但是我可以回去和他描述,他就可以根據我的描述,畫出來一幅畫,比如前輩衣服細節,坐姿,以及平和的樣子,我的描述,可以在他的腦海中,構建一幅大差不多的情節,然後作畫,即使是我編造杜撰的,嫁接了別的東西,比如桌子上放的一瓶鮮花,其實這裡並沒有。他也可以把我的描述畫出來。
我講的故事他相信,我的想象他可以共鳴,由假的變成真的,這個被我們稱為創作。
我們把出海這件事情看做故事,讓所有人相信這個故事,出海行動就是實現想象到現實的轉變,我們把這個相信稱為信念。”
石嬌說完,喝了一口茶。
哪知道鯤央很想聽下去。“繼續。”
“我們還有一個能力,就是共情。相同的經歷,會讓彼此的熟悉度加深。形成感情共鳴。我們根據這樣的能力,設計了出海訓練,設定了很多課程,每個人都要參加。共同經歷體能訓練的痛苦,必須透過學習考核的困擾,基於同樣的困擾,誕生了互幫互助和分享。而分享和互幫互助又反過來增加共情。如此我們做到了人心齊,泰山移的第一步。”石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