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電化學儲能電池?”冀明困惑不解,滿腦子都是在儲能區看到的儲能裝置。
“風光儲建設出儲能區,就是靠這些大規模儲能電池實現電能儲存,在風光富集時收集、在風光欠缺時供給,實現風光平滑發電。”
“老宋,儲能區試驗了最先進的儲能裝置,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儲能方法,只是在這裡沒有引入而已,難道你說的是那些沒有引入的裝置嗎?”
“笨蛋,我真是快被你氣死了!”老宋恨鐵不成鋼,斥道:
“你真是鑽到風光儲肚子裡去了,一門心思風光儲,我問你,張家口這種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再加上雨後春筍般湧起的光伏,那儲能區需要建多大的?需要花多少錢?”
“那那那。”冀明被問得啞口無言,老宋的話一針見血,如果把整個張家口所有已存在和即將發展的風電場、光伏板都囊括其中,那麼與之相對應的儲能建設將是一項海量工程,造價更是無法實現的天價數字。
沒見電池發展一直受容量和大小限制,容量稍微大一點,電池體積就要成幾何倍數增長,總不能將整個張家口都建成電池吧,這種方法根本行不通。
事實將理想擊得粉身碎骨。
見冀明一直不回話,微信對面的老宋斥道,“無話可說了吧?小子,不要老盯著風光儲的儲能區,環顧周圍,你沒發現這天地間存在著澎湃的能量,完全可以當做儲能利用。”
“天地間?自然的力量?”冀明腦中飛速急轉,很快靈光一閃,“抽水蓄能?”
“哼,還算沒有傻到家,不錯,就是抽水蓄能,抽水蓄能是最靈活的儲能調峰利器,只要利用得當,絕對能滿足調節新能源發電平滑輸出的要求。”老宋發給冀明一個大拇指的表情,繼續解釋道:
“透過計算,建設一座超級抽水蓄能站,這就是風光儲輸中的儲能,好了,儲能問題解決了,最後一個輸你知道是什麼嗎?”老宋繼續追問。
“在風光儲輸示範工程這裡,輸是智慧排程,用這種智慧排程系統行嗎?”冀明小心翼翼詢問老宋,剛剛被訓斥,冀明心裡沒底了。
“單單靠這個系統不行,從新能源大規模發展來看,未來張家口這裡新能源是多點併網,對應的超級抽水蓄能距離也不會太近,這時候的控制系統就不能用傳統的排程,而是用一種新技術—柔性直流!!!”
說到柔性直流,老宋特意在後面連加三個感嘆號。
“在學校時候我也聽過柔性直流,不過沒有深入研究,只知道這項技術很先進,難道未來要用到這些嗎?”冀明斟酌語言詢問,在不涉及的領域,他一向謹慎。
“不錯,我知道你不懂柔性直流,之前也沒找到機會說,這次趕到這個事正好給你說說,柔性直流說來話長,得從歷史上兩次著名的交直流大辯論說起。”
“第一次辯論是在電剛興起,也就是1880年左右,當時電剛從實驗室走出來,還沒有輸電線的概念,圍繞使用交流輸電還是直流輸電,當時的著名科學家劃分成兩大陣營。”
“以美國發明家愛迪生、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為代表的直流派;和以美國發明家威斯汀豪斯、電氣工程師特斯拉為代表的的交流派,兩方經過激烈的唇槍舌戰辯論。”
“直流派有一個無法克服的弊端,就是直流輸電只會在固定電壓下單向流動,傳輸距離越遠,線路的電阻越大,電能損耗也就越高,稍微遠點距離傳輸電還沒送到就已經線上路上損耗盡了;當時要想解決這種問題,必須每隔一公里就建設一套發電機組,很不現實。”
“而交流輸電只需要升壓降壓,就可以實現遠距離傳輸,最終以壓倒性的優勢勝過直流輸電,所以一直到今天咱們使用的還是交流輸電。”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