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章 早有偏私向背

,臣妹是外嫁之身,本不該插手其中,但因著愛屋及烏,心中早有偏私向背。”

“故而歸途中,聽聞江潯乃是燁兒身旁最得力之人,便授意寧兒擇其為婿。”

“若寧兒與江潯能成,江潯為人臣妹早已聽說,於寧兒也不失為一樁好姻緣,若不成”

“若不成,也叫皇兄瞧瞧,底下兩個兒子為了儲君之位,能如何不擇手段,機關算盡。”

話至此處,長公主陡然卸了力,無奈地搖了搖頭。

“臣妹有罪,干預國事,介入儲君之爭,今日之後,當自請離開故土,返回越國。”

“唯請皇兄明鑑,臣妹願對天盟誓,此生只求皇室安寧、社稷昌盛。於諸般事宜,除了偏愛稷兒與燁兒,別無他念。”

“如有半句虛言,臣妹——願受天罰。”

長公主說著,衝盛帝深深一拜。

古人敬鬼神,此話已然是相當重了。

盛帝神色幾經變換,望著俯首跪拜的長公主,心中五味雜陳。

當年,確實是他一時起意,讓稷兒為他代筆同皇妹互通書信,為了維繫感情,也為了兩國交好。

後來,此事便一直由稷兒代勞,他也聽稷兒提起過,說遠在越國的姑姑很是思念故土,日子過得不易等等。

皇妹傳回來的書信至今還留存於內庫之中,隨時可以調閱。

,!

至此,盛帝心中對長公主的話已信了六七分。

而在長公主到來之前,盛帝已向藺老問過話了。

與長公主的回答截然相反,藺老承認了當年與容太妃的舊事,但安寧郡主選婿之事,他只說毫不知情。

二人的回答皆合情合理,莫非這一切只是崔道元捕風捉影的臆斷?

思及此,盛帝緩了口氣。

皇妹方才毫無預兆提及稷兒,著實叫他心神大亂。

無論如何,皇妹到底是染指了儲位之爭,於其間推波助瀾,就算沒有不可告人的私心,也是身為天子的他所無法容忍的。

至於帝師

盛帝偏頭去看還攙著他的藺老,曾經那個風雅博學、驚才絕豔的儒師已兩鬢見白。

當年父皇為諸皇子擇師,他對藺學士仰慕已久,但前頭還有最受寵的皇弟在,他不敢心生奢望。

誰知皇弟擇了與宸妃沾親帶故的一位學士,倒叫他撿了便宜,成為了藺學士的學生。

他原還擔心,老師心中早就中意皇弟,對他這個不受寵的皇子根本看不上眼。

誰知老師數年如一日悉心教導於他,每每循循善誘,可以說是傾囊相授。

故而,即便老師未曾在當年的諸位之爭中助他什麼,他卻始終心懷感激與敬重。

也是因了這層原因,從崔道元口中得知老師極有可能與皇妹密謀時,他才會那般驚怒,以至於急召老師入宮。

皇妹如今身份到底不同了,往小了說,是插手儲君之爭,往大了說,萬一是——竊國呢?

這是他身為帝王該有的謹慎和考量。

藺老似乎察覺到了盛帝的視線,不由抬頭看去。

見盛帝定定盯著他,藺老不由面露惶恐,鬆了攙著盛帝的手,後退兩步躬身行禮道:

“聖上,老臣伴君數十載,歲月悠悠,情分匪淺,如今年邁,唯餘一片赤誠之心,全繫於聖上一身。”

“老臣方才所言,句句屬實,還望聖上明查。”

:()歲歲春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