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一塊鋪路之石。

劉天呈

二〇一〇年九月於北京

(注:劉天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著名畫家,教授,先後任教於內蒙古師範大學、天津美術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已出版各類著作三十五部。繪畫作品《黃巾起義》《臺灣省林爽文起義》《十里長街》被國家博物館收藏,《激戰天津》被軍事博物館收藏。)

顧愷之:敷粉施朱笑後生(1)

《晉書·文苑列傳》記載了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先生追求美女的一則故事,有些玄妙。說顧先生喜歡上了鄰居一美女,向人家表示了,但遭拒絕。情急之下顧愷之把美女像畫在牆上,每天拿針扎人家心口。這一紮不要緊,那美女立刻得了心口疼,叫苦不迭,舉家不安。顧愷之又去表達了愛慕之心,並說自己有辦法給她驅病,那美女不知道是早有意,還是剛動情,抑或還是擔心心臟之病,總之是答應了他的追求。顧愷之不再拿針扎圖,美女的病也就好了。

事實上,顧愷之才華橫溢、性格豁達、幽默詼諧,還“有車有房”,正是現代女郎求偶的好物件。尋常人發痴,那是有毛病,藝術家發痴,那叫個性魅力。享有“才、畫、痴”三絕之稱的顧愷之,其人之“痴”,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與眾不同。“漸入佳境”這個成語,大約便是來自於吃甘蔗,該先生一反常態,先從不甜的那頭兒吃起,並說這吃法叫做“漸入佳境”。“傳神阿堵”這個成語,“阿堵”指眼睛,據說也是來自於對他的評論,說他畫人物,重視畫睛,有時幾年不點眼睛,為的是等待靈感,什麼時候突然感覺來了,情緒夠了,傳神阿堵才能出現,差半點兒都不行。

據說有一次畫稿在箱子裡丟了,他若無其事,反而說:“妙畫通靈,我想它們應該是飛天了。”事實是畫讓“領導”偷走了,這事說不得,說出來弄不好會有性命之憂。這就是說,顧愷之的痴不是傻,甚至有狡黠的成分,所以畫家、理論家、詩人、官員的身份他都做得不錯,隱隱便是畫史上第一位宗師級的大人物,一生堪稱豐富而精彩。他出生於348年,卒於409年,活了六十二歲,在當時算長壽者,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今江蘇無錫人。

顧愷之擅作佛像、人物、山水、走獸、禽鳥,尤善點睛,自言“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其筆法如“春蠶吐絲”、“春雲浮空,流水行地”,初見或許平易,細看則六法兼備;設色以濃彩微加點綴,運思精微,神氣飄然。十六歲他在南京為瓦棺寺畫維摩詰像,引起轟動。曾經為一個叫裴楷的畫像,裴楷臉上長了三跟毫毛,很長很刺眼,別的畫家都不敢畫,顧愷之卻實事求是,“頰上加三毛,觀者覺神明殊勝”。又曾經為一個叫謝鯤的造像,謝鯤喜歡遊山玩水,顧愷之乾脆把他畫在了“石巖之中”,真是藝高人膽大,還自言自語云:“此子宜置丘壑中。”還有一次,說他為殷仲堪畫像,殷先生有眼疾,可能不夠美觀,實在不好入畫,顧愷之巧妙地運用了“飛白”的技巧,使殷仲堪的眼睛既存在,還隱去了缺陷,令人讚歎。

顧愷之作畫,善於用文人的睿智來審察題材,提煉其文學意義,這使他的繪畫具有強烈的思想深度,他是繼東漢張衡、蔡邕等人以來士大夫繪者中成就最突出的畫家。所謂畫山有靈、畫人傳神,唐張彥遠評其畫:“緊勁連綿,迴圈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電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顧愷之提出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著名論點,可謂南齊著名“謝赫六法論”的先聲,對後世中國畫創作氣質和美學思想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他的著作有《啟蒙記》三卷,文集二十卷,皆已失傳,其畫論由於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記錄而儲存了三篇,即《魏晉勝流畫贊》《論畫》和《畫雲臺山記》。 電子書 分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