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1部分

禮的。

觀禮結束後,又集體來縣城採訪古縣城的保護和新縣城的建設。這些媒體記者的嗅覺是相當靈敏的,看到絡繹不絕進城的農民和收攤聚集自勺商販,就意識到肯定會有大事發生。

於是他們向隨行的濱海市外事部門和宣傳部的領導申請,要求對開展自由的採訪活動。

他們本來是抱著試一試想法的,華夏曆來有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尤其涉及群眾集會的,不可能放開政策讓外籍記者參與採訪。

沒想到這次他們的申請居然被同意了,記者們很興奮,以為找到了遠比影視城落成更好的新聞熱點。有些人已經開始考慮,怎樣藏匿影音資料,以躲過政府的檢查。

不過他們很快就失望了,這些人放棄生意不做,放棄休假不度,放棄農活不幹,竟然只是來歡迎一位曾經在縣裡當過書記的人。

有沒有人組織你們過來?記者們都誘導性的發問,可他們得到的答案驚人的一致一一說啥?組織?吳書記難得回來一趟,咱們老百姓表示表示不應該?你去問問其他來的人,沒有吳書記,他能過上好日子?

如果沒有一旁陪同的幹部解釋,正義心強的群眾險些出手把這些看起來有點不懷好意的記者扭送去公安機關。

新聞記者們商量後決定一一採訪,繼續採訪,沒有人為組織,人民能主動來歡迎一位離任的官員,這絕對也是華夏的一個新聞熱點。

吳越禮貌的點點頭,“他們是我的親人,我呢,也是回老家來看看。”

“請問吳書記,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應當受到這樣的隆重的歡迎?”一位操港臺腔的記者問。

吳越搖搖手,“不。我沒有想過他們會來歡迎我,我剛才已經說了,他們和我是親人。

我問一句,如果你回家想過家人會這樣歡迎你嗎,即使你為家裡做了些貢獻,就應當受到這樣的禮遇?”

“那麼,吳書記,你能簡單講講你為他們所作的貢獻?”港臺腔的記者又問。

吳越淡淡一笑,“我所做的都是應該和必須做的,那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職責所在。

古人也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時代在進步,難道今天不需要如此?”指了指人山人海的人民路,“對不起,今天是親人的見面,不是我的記者招待會。如果你們願意,請加入吧。”

記者們還要糾纏,龍燈隊舞動著彩龍把吳越簇擁起來,龍燈指引著巨大威武的龍頭,慢慢向前。

記者被衝散了,一位記者悻悻的對身邊同行講,“這位吳書記還真不願意配合。““我倒是覺得他講得有理,看看吧,那些人臉上發自內心的喜悅,眼神中的敬仰和崇敬,值得我們用鏡頭、用聲音來記錄。”同行轉頭對著一位秧歌船的老漢微笑,愉快的接受了老漢的邀請,跟著節奏扭動起來,他的步伐是凌亂的,身姿也笨拙,時不時引起周邊人善意的鬨笑。

遠遠看去,吳越就像是踏著彩龍在前行,走了一殷,龍燈隊停住了,前面是排列整齊的腰鼓隊,一招一式道勁有力,有西北漢子的彪悍,又有江南人的細膩。

“咚咚鏘、咚咚鏘一一”鑼鼓隊打頭鼓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鼓面很大,直徑超過一米,男人赤膊,露著黝黑健碩肌肉,粗如兒臂的鼓槌一上一下,頗有頂天立地的氣概。

突然,男人左手鼓槌高舉,鼓聲停了,“咚!”鼓槌擊下,鑼聲停了!周遭一下靜了許多。

男人下了鼓架,請吳越上去說幾句。

吳越站上半人高的鼓架,舉起四面手揮舞示意,又往下一壓,所有人都不再說話,眼睛一齊看向吳越。

“鄉親們,很感謝你們來看我。你們有的從很遠的地方來,道路又不好,辛苦了!”吳越鞠躬,又說,“你們有的地裡還有沒幹完的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