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一六、三個臭皮匠(上)

:“我的想法是,學校每年招生2000人左右,維持在校生8000人的規模。”

勞新芳頗為驚訝:“我還以為學校升本、改大之後,會擴大招生規模呢!”

徐生洲一挑眉:“為什麼你會這麼想?”

勞新芳理所當然地說道:“因為國內所有民辦高校想要維持收支平衡,最直接、最可靠、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擴大招生規模。而且在校生規模上來以後,可以帶來校園經濟的繁榮,提高學校資產承包租賃的收入,進而形成一個正向反饋。以前我們學校招生少,是因為名聲不彰、吸引力不夠,只能招到那麼多人。如今升本、改大,名氣也上去了,影響力也起來了,生源再也不成為問題,還不趁機擴大招生規模?”

徐生洲道:“還趁機?我看你是想趁火打劫。”

蘇山月插話道:“我也覺得應該適當擴大學生規模,並提高學雜費用。按照在校生-人、年均學雜費-元來計算,一年穩定的收入約在2個億左右,基本上可以覆蓋學校的日常支出,如此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單純依賴於海外捐贈。”

徐生洲搖搖頭:“包括楚老師在內,很多人都跟我提及過這個問題,但我的態度比較堅決,即在校生的規模維持在8000人左右,絕不搞成那種航母巨無霸。——至於學費,既然咱們學校已經升本、改大了,確實可以稍微提高一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蘇山月頗為驚喜:“那你打算——”

徐生洲道:“專科生學費一年還是6800,本科生可以提高至8000多。”

蘇山月頓時眼前一黑。

徐生洲笑著說道:“再苦一苦我,讓學校安穩發展十年。”

楚夔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根本沒有任何糾結就進入了下一個問題:“剛才徐校長提到,學校的學生規模要小、學科門類要少,同時鼓勵學術研究,要建成研究型大學。我想問的是,學校的研究型目標具體有什麼指標?”

“指標?”

徐生洲有些摸不著頭腦。

楚夔解釋道:“現在基本上所有大學建設的目標都是研究型,越是重點大學越是如此,具體體現在維持或適度壓縮本科生規模的同時,擴大研究生招生數量,像燕京大學,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比例已經在1:1:1;同樣以研究型大學定位的民辦高等教育標杆西湖大學,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比例也達到了2:3。與此同時,很多著名高校面對日益萎縮的生源、日益激烈的競爭,一反之前二十年的學科擴張戰略,開始實行學科緊縮,具體表現為鞏固加強優勢學科,大量撤併不具有競爭力的弱勢專業,提前佈局新賽道。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學校要建設研究型大學,必須給自己設定清晰的目標和具體的指標。”

徐生洲並不想把“神州大學”變成“神州科技研究院”。

大學就是大學。

大學不是研究所。

而且這與系統大爺的願景也背道而馳。

他字斟句酌地說道:“現在學校剛剛升本,短期目標是逐步壓縮專科生招生人數,擴大本科生招生人數,直至取消專科生。等以後學校有了碩士點、博士點,可以招收研究生,再壓縮適當本科生,擴大研究生,直至本科生與研究生1:1為止。還有一個,就是普通本科學校要求生師比不高於18:1,我們學校的目標是10:1,甚至是8:1。”

勞新芳問:“那學科建設的指標呢?”

徐生洲思忖片刻:“現行學科體系不是有14大類嗎?我們學校未來十年內的目標是聚焦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5個門類,做到控制規模、適度擴張。”

勞新芳又問:“那宗教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