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的二人本是從京城而來,在西平縣找張縣令做好交接即可。
卻聽人說,縣令大人一早就去了千牛村,是特意去看那“暗渠”出水的。
而他們此行目的地,正是千牛村。
京城裡,關於北地旱災、糧食顆粒無收的的訊息滿天飛,但朝廷無糧,瑞王殿下這幾日也急出了病,好幾日不曾上朝。
新帝倒是想放糧,但那是軍備糧,他手上無權,自然做不得主。
押司李響帶著徒弟一路行來,感覺這裡的風都是熱的,人也快喘不過來氣兒。
要是面前有條河,他們都恨不得像牛一樣一頭栽到河裡涼快涼快。
但沿途只見那偌大的河床上,僅有淺淺的細流還在努力地往前爬行。
到了北地,連河流都少見。
就這樣,還有村民三三兩兩圍在即將乾枯的河流邊上取那黃泥水。
二人進城到達西平縣衙的一路上,都聽到百姓們議論紛紛。
“聽說,縣令大人去千牛村看那“暗渠”出水啦!
“我滴個乖乖,那可是千牛山,和旁邊的老虎山綿延數千裡,咋可能挖得通嗎?縣令大人也不知道咋想的,還不趕緊向朝廷求援,還挖個什麼勁兒!”
“都挖了這麼些時日,不管挖不挖得通,應該有訊息了吧!”
“咱北地這數百年來,每隔五十年就會大旱一次,河流斷流,井水勉強維持生存。
要是縣令大人這次真的能帶人挖通暗渠,我就給縣令大人立“長生碑”,給那沈姓家人的祖宗磕頭。”
“就算挖出來水,能夠咱們莊稼用嗎?我看也是白搭!”
“要是能引出來水就好了,咱們就有救了。”
對於挖暗渠一事,西平縣城內的大多數百姓是不敢當真的。
他們不像在地裡刨食兒吃的農民們,他們有家底、有生意的,只需要讓自家的生意維繫下去。
大不了到時換個地方,也有本錢。
沒有家底的,也都適應了城裡的生活,哪怕是做貨郎、牙人、馬伕、賬房先生、夥計、穩婆、漿洗等,他們也都摸索出了各自的路子。
只不過,現如今天旱的很,日子比往年更加艱難。
近些時日,來縣城裡趕集的莊戶人家帶來訊息,說千牛村的“暗渠”已經快挖通了,其他村也開始了挖掘工作。
縣城老百姓們的好奇心逐漸蔓延開來。
但誰都沒有親眼見過,他們嘴上說著不敢相信,內心卻在暗暗期待著。
所以,隨著張錦年親自去往千牛村見證奇蹟的到來。
縣城裡的百姓們都在等著訊息傳來。
西平縣衙內,李響和徒弟剛喝下一口水,聽到幾名衙役也在一旁小聲議論。
一個清瘦的高個衙役斬釘截鐵道:“一定能挖出水,我那日隨大人看了,那母井下有水。”
“真的嗎?”年紀尚小的衙役身穿不太合體的衣服,被高個子衙役撫了撫肩膀後,不由得挺了挺身板,追問道。
只見那個子高一點的衙役用手擋住對方耳朵,悄聲道:“李師傅,連李師傅都說了,可以引下來水。
見小衙役的臉上有些發怔,那聲音停頓片刻後,就得意笑道:“李師傅可是從京城來的。”
“越哥,這是真的嗎,那我娘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我們家吃不上水了。”
小衙役一臉的興奮。
“師傅,你說咱們要不也看看去!反正可以順便去宣旨嘛!”
蒯偉,正是另一名押司,是被人使了手段塞過來的。
李響靜靜地喝完一杯茶,看向剛剛的衙役,“你們兩個,帶我們去那千牛村。”
二人雖一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