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父母越沒本事越喜歡在家做這4件事

前段時間,刷到一個話題:

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最讓人痛苦?

有人說,那還用想,肯定是沒錢的家庭最難受,因為窮人的生活容錯率太低了。

這個答案當然沒錯。

但事實上,還有個答案更準確,也更隱蔽。

生活中很多家庭收入一般,可一家人其樂融融、生活幸福。

相比之下,有的家庭雖然和貧窮不沾邊,但卻有一對經常製造內耗的父母。

這些父母,大多有個共同點:

大事無法指導,小事斤斤計較,待在一起就是不停地製造爭吵和矛盾。

生活在這種家庭的子女,雖然也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付出,卻始終過得很煎熬。

因為父母帶來的內耗,損害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

它會把人的能量一點一點耗光,變得壓抑、焦慮,最終喪失了對未來的信心。

尤其是下面這4件事,內耗型父母最常做,結果毀掉了子女的未來還不自知。

情緒不穩定且自我中心

網上曾有個提問:

“為什麼回家和父母待在一起,說話戾氣會變得很重?”

一位網友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有時候可能不是我們自己敏感,因為我們父母一直就是這樣對我,所以我也這樣對他們。”

從小到大,這位網友都是在媽媽的喊叫、打壓聲中長大。

在她記事起,不管是幾塊錢的碗打碎了,還是鞋子放的位置不對了,煮飯的水放多了……

明明都是很小的過錯,在媽媽眼裡卻如臨大敵。

彷彿天塌了一般,在家大吵大鬧。

有的時候哪怕是沒人惹到她,只是問了句“洗澡間怎麼沒水了”,或是東西沒找到再問第二次。

她都會像點燃的炸彈咆哮起來,結果家裡每個人都得遭殃。

關鍵是她還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也聽不進別人的話,總覺得所有問題都是別人的錯。

“我知道,她從小到大受了很多苦,為這個家勞累很多,付出了很多。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為沒能把她拉出深淵,感到深深的自責。

但當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無數次後,我知道了,有些人就是不會跟你好好說話的。

所以現在,我只要一聽到她開口說話,心裡就開始煩躁有股無名火,然後就忍不住去辯駁,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你看,我們總是會不自覺地陷入這樣的負面情緒,然後被一步步同化。

作為父母,他們無法審視自己的過錯,總是將所有問題歸咎於他人,然後不斷透過語言攻擊,發洩自己的情緒。

而作為年幼的孩子,內心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正確評判,只能被迫地、毫無遺漏地承受來自父母的每一次怒吼、打罵。

這些情緒並不會無故消失,相反,它們會如同烙印一般,刻進了孩子們的靈魂。

哪怕長大後遠離家庭,依舊會於細微處受到影響、

他們會下意識對外人討好,對親人易怒,最終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而此時,父母想的依舊是:

為什麼自己的子女不懂感恩?

多麼無奈。

極強的控制慾

還記得去年的一個故事。

一位30歲的博士確診癌症,生前的最後一句卻是“我終於可以解脫了”。

作為父母,聽到這個遺言,大概心都要碎了。

可是如果從兒子的角度,就會清晰:

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把他逼到這個地步的。

在外人看來,他成績優異,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