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抱大腿自保,卻也只能看破無法破,對於濟爾哈朗來說也清楚他們母子的心思,巧了,他此時也想維持現狀,而且他也禁不起叔親王的誘惑! 歷史上,清廷也就只有兩個叔親王,一個是多爾袞,一個是濟爾哈朗。 多爾袞是入關之後就封了叔親王,那時候濟爾哈朗已無法掣肘他,實力和勢力完全不是他的對手了,隨後多爾袞又被封了叔父親王,皇父親王!胃口越來越大,也是越來越送命,因為這些都是他逼著福臨封的,所以死後福臨都要鞭他屍! 但濟爾哈朗不一樣了,他是福臨自願封的,但確是在順治九年,即1652年,也就是多爾袞死後的兩年! 歷史軌跡發生了改變,濟爾哈朗的叔親王提前了七年,他當然不知道提前了,但他很開心!很開心!他自小和皇太極一起長大,雖是堂兄弟但比親兄弟還親,對皇太極也非常的忠心,所以固然看好豪格,但畢竟福臨也是皇太極的兒子,所以又有什麼區別扥,何況這個時候不能大亂維持現狀就是最好的! 濟爾哈朗開心了,那多爾袞就不開心了,而且非常的嫉妒! 嫉妒也好,激怒也罷,多爾袞都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濟爾哈朗成了叔親王,地位愈發穩,朝政大權也盡他掌握之中,自個能抗拒的也只有手裡的兵馬了,可兵馬不能用來內鬥,他要想翻身只有對外作戰,且大勝而歸! 比如守住錦州,比如攻破寧遠,比如再次入關掠奪…… 一番思量之後,多爾袞做了決定,富貴險中求,幹了!喜歡扶明錄()扶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