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武山軍營裡,常宇拆開手中密信開了,徵了半天呼了口氣:“真死了!” 帳外的李慕仙聞聲鑽了進來:“左良玉真死了?” 常宇將那密信扔給他,李慕仙瞧了再看常宇時神情實在精彩絕倫:“督公大人,收徒弟不?” 滾犢子,常宇笑罵,臉色隨即又沉了下來:“武昌那邊可不能亂啊,不知袁繼鹹能否鎮得住”。 “若不調黃總兵過去壓一下吧,他也歇夠勁了”李慕仙提議。 常宇搖頭:“黃得功打仗沒的說,但玩心眼耍手段收納人心他不行,反而容易火上加油”。 李慕仙眯著眼摸了摸下巴鬍鬚:“李巖善謀但他資歷淺同樣鎮不住,高傑……吳三桂?怕是也不行”。 “兵部尚書史可法”李巖從外邊走了進來。 常宇眉頭一挑,想了想:“那還不如呂大器”。 未必就會出亂子,只是以防萬一吧。 ……………… 兩日之後,常宇遣人去潼關約李自成議軍務,李自成欣然同意,帶諸將前往,劉宗敏本不欲前往,但想著剛歸順就當刺頭有破壞團結之嫌,落人口實,便勉強跟著來了。 這一次會晤之處在潼關外十里外緊鄰黃河一個小村子外,雙方並未率兵馬僅帶來十餘隨從且攜帶了兵器,雖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此時畢竟都是一家人,做的太過就顯得刻意了。 “常宇見過鎮西侯”離著老遠常宇就下馬躬身抱拳,李自成先是一怔,隨即下馬哈哈大笑:“常公公好”。 李巖等人也趕緊過來見禮,這一刻李自成心裡複雜至極,他身後諸人何嘗不是面面相覷五味雜陳,之前殺的不死不休,現在同殿為臣,前幾天還相互辱罵,眨眼都變得溫文儒雅相敬如賓起來了。 “牛先生,丞相沒的坐了,可惱怒咱家?”常宇看向李自成身後的牛金星。 牛金星哈哈一笑:“沒便沒了,往後還望常公公多提攜,說不定將來還真能入閣了呢”。 “以先生大才,倒也並非不可能”常宇笑了笑,李自成一眾人均覺得太不可思議了,這太監面目太多了,往日給他們的印象就是個極其無賴樣令人相當的反感且噁心,可再瞧他現在的神態和談吐…… 簡單又虛偽的客套之後,便進入正題:“侯爺當知咱家過來何事吧?” “撤兵,出兵”李自成笑了笑。 根據約定,李自成要從潼關,大荔撤走部分兵力,而這邊李巖也是撤走的,這事事先有約定,只需按部就班按照約定各自撤走便好,為黃河兩岸劍拔弩張的氣氛降降溫,而且根據後邊的補充約定,李自成的人從河津撤走,當時他們想以此換朝邑或者其他一城,被常宇斷然拒絕。 而李自成之所以最後同意了,可不是大方,而是因為河津在對岸,糧草物資補充極其困難,而且雖佔了那個城,但其轄內的稅賦一分也落不到的,所以何必出人處理出糧草幫人家守城呢。 而出兵則有太多細節要談了,出兵朝鮮,出多少兵馬,任務是什麼,糧草如何供應…… 一個多時辰後,李自成和常宇又緩緩走到河邊:“有件事本欲瞞著你,估摸瞞著你一時但也瞞不了多久了,左良玉死了”。 啊,李自成大驚,神色凝重看著遠處似乎在想著什麼。 “他手下的大將有幾個原本可都是跟著你的”常宇似笑非笑,李自成扭頭看了他一眼:“你是擔心我與他們暗通曲款生事麼”。 常宇笑了笑:“我若擔心會告訴你這事麼,你想趁機生事未必就能如願,左良玉病死這訊息現在還封鎖著,不說朝堂那邊幾乎沒人知道,便是武昌那邊很多將領都不知”。 李自成哦了一聲:“左夢庚怕生亂”又看了常宇一眼:“難道你就不怕?” “怕”常宇轉頭看向他:“所以我才將這個訊息告訴你”。 李自成先是疑惑後冷笑:“你是在敲打我?”。 “換個詞,提醒比較好”常宇笑了笑。 “人啊不能太貪了,吃著碗裡的惦記鍋裡的人從來落不到什麼好,這道理侯爺比咱家清楚吧”常宇笑容玩味,李自成不說話看著遠處山頭。 “人總得給自己留條後路對吧”半響,李自成吐了口氣。 “先謀後動,未進先退,侯爺,留退路是好事,但退路把進路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