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漢城處於在白色恐怖之下,大批披甲士兵不分晝夜在城中來回巡視,百姓惶恐不安在門口探視卻無人敢出大門一步,紛紛猜測到底是出了什麼事,難不成就發生了宮變? 極有可能。 畢竟李倧在位期間發生政變的次數太多,而且每次都是這般戒嚴。 清廷使館區更是被重兵圍困,兵力比數日前增加了一倍有餘,這是因為前兩天竟有一股神秘人企圖衝卡,被禁軍輕鬆屠戮。 被圍困龍骨大此時坐立不安,他並不知曉金自點和趙氏已被緝捕審問,更不知道李倧要做什麼,但他卻已預感到了危險,深知若在不做點什麼,肯能就要死在這裡了。 決不能坐以待斃! 柳世昌這數日也是足不出戶,他已傳令手下人全部蟄伏不動,他們這行是暗棋,行的暗中推波助瀾,海面上的狂風暴雨他們從不參與。 所以柳世昌也並不知道王宮裡此時的種種,但以他的推斷,雷厲風行的李倧很快就會以謀逆將趙氏和金自點定罪,該殺則殺該流放流放,並緝拿同黨掃清朝堂,另一方面則會對龍骨大動手,但不會強攻,而是逼迫其投降繳械,以其為質將來和清廷談判。 然而等了數日卻不見一點動靜,正疑惑時,宮裡來人傳話,李倧召他入宮。 這讓柳世昌有些意外,李倧雖知他的存在,但從未召見過他,顯然此時有緊要的事,於是稍作裝扮心懷疑惑還是去了王宮。 王宮氣氛壓抑至極,而李倧顯然心事極重,端著桉前盯著一封信愁眉不展,侍衛通報兩次他才反應過來,方才讓柳世昌進入殿中。 柳世昌是個非常會察言觀色人,見李倧神情便知他遇到棘手的事了,而且絕非是趙氏等人謀逆之事,這事已端在手裡跑不掉的,難道…… 李倧並未給他透露如何處理金自點等謀逆之事,直奔主題問道:“貴軍已至何處?” 柳世昌一怔,挑眉道:“數日前已登陸,此時所處不明,但應距漢城不遠了”。 “可否催促前來,若晚,只恐朝鮮危也!”李倧嘆口氣,顫巍巍的取過桉前那封密信遞了過去,柳世昌恭敬接過看了頓時大驚失色。 這封信是義州守將遣人快馬送來的,內容簡單明瞭:數千清軍入境,直奔漢城而來! 義州是朝鮮的邊境城池也是與清廷的貿易區,如今清廷沒有任何預兆的突然發兵入境,實令人不解又惶恐不安,義州守將沒實力阻攔且清軍也沒攻佔義州,而是直奔漢城而去,如此一來目的就非常明確了! 清軍為何而來? 收到密信那一刻,李倧也是一頭冷汗。 在他準備連明抗清那一刻,就做好了各種最壞的打算,但卻沒料到清軍會先下手為強,沒有任何預兆就直接發兵來了! 是沒了耐心,直接發兵逼迫他供應補給,還是說聽到了什麼風聲? 可無論是哪種情況,清軍是真真實實的發兵來了,而自己尚未做好準備,這如何是好! 而他所為的準備,其實就是明軍的援兵,否則以朝鮮此時的國力,兵力,根本沒有任何招架之力,其實也就是他聽到明軍暗中遣了一支兵馬過來,且又將李淏送來,他才決定抗清的且付出行動的,否則只能空想。 有人會疑惑了,清軍不過數千兵馬就將李倧嚇成這樣? 那是因為你不知道現在的朝鮮國力到底有多弱! 很多人說大明朝後期有多腐敗,大臣有多無能和懶政怠政,其實和朝鮮一比,那都是小巫見大巫了,朝鮮的朝政才是腐敗中的戰鬥機,咱先說那些的那些大臣,他們除了在朝堂上互噴口水互相指責搞朋黨之爭外,根本不幹正事,朝鮮文恬武嬉,即使經過丁卯之役,依然“上下苟安,大官、小官悠悠泛泛,諸臣之會備局者,詼諧、吸南草而已,閫帥之倚轅門者,擁妓、縱酒肉而已”,意思是朝鮮上下苟且偷安,大小官員無所作為,備邊司重臣聚在一起,抽菸打趣,邊疆將帥則整日漁色嫖妓、喝酒吃肉。 仁祖依賴反正功臣集團維持政權,放任反正功臣欺壓民眾、兼併土地,朝鮮百姓說:“在廷權貴之臣與廢朝(光海君)異者,只是面目耳!”大司憲李景奭也反映因賦役繁重而導致“民心離散”,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