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7章 吳中獻計

中後所西靠山,北依六股河,東臨海,與海之間是一馬平川的荒野,易陳兵列陣,李巖幾人推測清軍過攻城必從東面。 然則中後所東西兩門俱毀,此時以磚石封死,所以清軍又有可能從南邊攻城,至於北門因為太過靠近六股河不易陳兵。 若紅娘子此時能率兵及時趕來,兵力與清軍相當,裡應外合之下倒可硬抗一次,鹿死誰手還不知呢,李巖站在城頭望著正南夜空如是想著,只是暗夜如漆,終是一聲低嘆,若來是意外之喜,不來是命,至於眼下,盡人事,聽天命! 扭頭北望,也是一模一樣的夜空,只是卻有著一股若隱若現的殺意漸漸『逼』近。 這一場,便是我李巖的投名狀,投誠之後的第一仗定要打出名堂。 李巖正在絞盡腦汁想著他成為公務員後第一場仗如何打,百里之外在黑夜中親率兩營騎兵悍卒追擊多鐸的小太監何嘗也不是頭疼腦裂。 追的太近,必會清軍後隊發現,即便突襲得手,然後呢? 傷不了其筋骨,失去了突襲的意義不說,還暴『露』了行蹤,總不能只捅了菊花就趕緊逃回山中吧,又或者直接衝到中後所城內? 先不說這五百騎兵能否衝過多鐸那三千騎兵的的關口到達中後所,就算衝過去了,被堵在裡邊出不來,那原先計議的在寧遠打裡應外合的戰術豈非就泡湯了。 所以既然出來了,就要搞一次狠的,把這支隊伍打殘打潰,然後飄然而去,隱於山中,方是上謀。 只是很多事都是想的美,做起來可就異常困難了。 常宇預先謀劃的最佳方案是,尾隨而至,在清軍攻城之時從後突襲,李巖在城上見狀必然會出城應和,如此一夾擊,清軍必潰! 但若在途中暴『露』,以五百兵力幹人家萬餘,即便沒有多鐸的騎兵壓陣,如此兵力大懸殊的情況下,又無援兵,下場無疑尋死! 所以他在行軍途中下令全員噤聲,地上有積雪馬踏幾近無聲,五百騎兵行軍,偶聞戰馬噴嚏聲外,猶如暗夜鬼魅,悄然潛行。 然則清軍大軍壓境,寧遠城百餘里內草木皆兵,遍佈雙方暗探斥候又豈能真的一路安然,出了山,上了官道南下,行不至五里便於到三撥清軍探子。 這些清軍探馬大部分都很張揚,明目張膽上路,不似明軍斥候那般幾乎都是在暗處行動,也許他們認為晚間明軍反正不會出城。 諷刺吧,大明境內,清軍探子耀武耀威不加掩飾,自己人卻要偷偷『摸』『摸』偵查。 便是因為他們的“認為”所以根本沒想到遇到的這支人馬會是明軍,雖見其未掌燈火有些疑『惑』,但想著剛過一支大軍,總不可能是明軍派的幾百人來追殺的吧,哈哈哈,想到這裡他們自己都忍住覺得好笑。 然後……他們就猝不及防的在突然震驚中被幹掉了。 常宇此番率兵出山,除了胡嶺和吳惟英外,身邊悍將皆隨左右,屠元,賈外熊,李鐵柱,范家千,況韌,還有親衛陳王廷,蔣發…… “若是不慎被發現怎麼辦?”漆黑夜『色』中,賈外熊低聲在常宇身邊問道。 “若真是那般,只好暴起衝殺一陣便離去,且不可戀戰”常宇挑眉環顧四下:“估『摸』著最遲明日晌午之前,他們便可抵達中後所城外,但咱們卻要在天亮之前避開”。 如何避開,幾人低聲商議,賈外熊提議轉頭向東走荒野小路,再不行靠著海岸線,避開和清軍走同一條路。 不過被眾人否決,東邊荒野一馬平川,無遮擋,清軍探馬遍佈很容易被發現。 隱於山中,晚間行軍?范家千提議。 小太監又搖頭,多爾袞攻寧遠在即,不可能分兵太久在中後所這個小屯兵城,他會以最快的時間拿下中後所,所以極有可能明日至明晚便攻,他若在山中躲一天在行軍,等到了中後所,城已失了。 山中不潛伏,那便山中行,隨軍之中有寧遠老兵提議,這是當時進山時常宇特意問吳三桂要來的十幾個旗手兵之一,此番也作為本地通跟隨常宇左右,指出山中尚有一條野路子。 常宇現在走的這條官道,其實就是後世的京哈線,但在西邊幾里地外的山嶺中還有一條並行小道,便是後世的京哈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