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有點兒深了,坤寧宮裡的燈火通亮,常宇和崇禎兩口子還在說著話,而一向乖巧的坤興公主平日這會早在壽寧宮歇息了,可此時卻是精神抖擻的在旁邊看著父皇和母后同小太監議事。 崇禎一向很寵愛坤興公主,前陣子駙馬周顯失格之事,他就擔心給朱媺娖留下心理陰影變得鬱郁不歡,此時見她興趣盎然雖夜色深了卻也不忍讓她離去,反正也沒旁人,她開心就多待會是了。 建學堂的事已商議的七七八八,常宇本欲告辭離去時突又想起一件事:“皇上,那些寶貝可以挖出了來”。 早在大半年前,常宇剛剛穿越過來那會,聞闖賊已西征,距離大明朝亡國不足三月,當時的驚慌可想而知,那時候的他一無權二無錢三無兵只想著趕緊逃出北京城,唯一能做的就是預留後手,將宮中的寶物偷偷運出去掩埋底下,若歷史軌跡沒有改變國破之後他可以用這些寶物來複國,再不濟也不會讓李自成那幫強盜給糟蹋了。 於是他就說服了崇禎帝和周皇后將宮中的大部分珍品運出城外掩埋在十餘里外的那個叫潘家窯後世成為文物市場的潘家園。 或許有人會疑惑,生性多疑的崇禎帝當時怎麼就那麼容易相信了常宇,將寶物藏於城外荒村,其實看過前文的都知道,那個時候的崇禎帝已窮途末路是最後的瘋狂了。 數十萬賊軍直逼京城,韃子虎視眈眈,天災饑荒不斷,各地將領抗旨不從,京城已是危在旦夕,卻在這個時突然又來了一個大噩耗,便是仙人託夢太子之事。 古人本就對神仙流深信不疑,加之這夢境又同現實貼合的讓人毛骨悚然,不得不信,夢中,從李自成東征渡黃河以後,何日破何城,何人投降何人戰死,以及當時其他地方的將領做出了什麼反應,發生了什麼事都一一靈驗,不容得你不信。 便就是這個夢,將崇禎帝的所有幻想都擊破了,他只能破釜沉舟行瘋狂之事,若再順其自然那就逃不脫亡國之運,唯一的機會就是打破規矩,行出其不意之事。 所以常宇去太原押餉的路上,順口裝了次東廠的太監卻直接就被他給扣上了東廠的督主的帽子。 啟用常宇是他的不得已的一步險棋,卻湊效了。 而那時他之所以信任常宇,除了對時局的束手無策死馬當活馬醫外,就是皇后和太子特別信任這個之前寂寂無名的小太監。 周皇后和太子為什麼那麼相信常宇?原因和簡單,崇禎帝以為神仙給太子託的夢,但周皇后和太子心裡清楚,神仙託夢的那個人是常宇! 除了這母子二人之外,還有一人知道,那就是崇禎帝最信任的人,鞏永固! 鞏永固自然也超級信任常宇的,除了他所言時局一一應驗,還有他最親密的愛人樂安公主也如夢境中一樣病逝了。 所以在那段風雨飄搖的日子裡,皇宮裡至少有五個人加上春祥算六個知道天意:如無意外,大明要亡國了。沒有人知道當時這個六個人的心裡壓力有多大,時隔大半年過去了,崇禎帝每每思及那段時日依然忍不住打寒顫,每日被噩夢煎熬的日子。 那個時候崇禎帝自己都做好了必死的打算,所以也就聽從常宇的安排將那些寶物運出宮外藏起來。 一晃大半年過去了,當年牛逼沖天不可一世的李自成如今被揍的鼻青臉腫蜷縮在西安舔傷口,還有那個沒事就來掠劫人畜的關外混球,慘敗之下正陷入內鬥中兩三年內都難以恢復元氣。 還有誰? 京畿一帶至少沒對手了。 所以那些寶物可以挖出來榮歸故里。 埋的時候偷偷摸摸,挖的時候就可以光明正大,雖說京城此時難民多,但常宇不信他們還敢搶劫不成。 常宇出宮時又是夜深人靜,東安門外一輛馬車十餘親衛已久候多時,夜風吹起甚時涼爽,常宇伸展一下,抬頭望月,臨近中秋,月色朦朧。 “咦,老胡,怎麼昨兒沒見你啊?” 老胡原本是和常宇一個監舍的老太監,孤苦無依被常宇帶到東廠衙門做了他的專車司機,算是提攜。 “小的近日給您收拾宅子去了,忙過頭了今兒傍晚才聽說督公回來……這就趕緊來接您了”太監都不愛出門愛獨處,特別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