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鐵騎。
眾所周知,關寧鐵騎是明末三大勁旅,和李成梁的遼東鐵騎,孫元化東江登萊新軍號稱東北三大野戰軍,其最初創始人為袁崇煥(也有說孫承宗)成軍時間雖不是最早的,但卻是維持最久的,也是戰鬥力最強,以及取得戰績最輝煌的一支鐵騎,其中由馬科率兵打的一場仗創下單日殺敵一千三的最高記錄!
至於關寧鐵騎的兵力,有的說高達三萬,有的人則說那個時候朝廷根本養不起三萬精銳,而且關外也沒那麼多戰馬,也就千而已,因為沒有確切數字記載,雙方各執一詞,咱們取其中約萬餘。
便說這萬餘關寧鐵騎的輝煌和沒落,從揍哭皇太極到松錦大戰後的殘兵敗將,輝煌不在,往事不堪提,松錦大戰慘敗之後,餘下的關寧鐵騎精銳僅餘數千苟且在寧遠城中,若是換個庸將統帥,怕是就此沒落了!
好在吳三桂是個精幹有野心有激情又有能力的年輕將領,在他統領期間不時抽調精英補充關寧鐵騎的兵力,再到祖大壽重掌兵權後的逐步餵養,關寧鐵騎又擴建了規模,雖不及往日但相去不遠。
規模擴建這麼快,除了舅甥練兵有道外還得益於前年那場寧遠大捷,常宇和吳三桂在寧遠城外伏擊多爾袞的數萬大軍將其擊潰繳獲了不少戰馬!
鐵騎,鐵騎,鐵是悍卒,騎是戰馬,缺一不可。
此時寧遠有兵三萬餘,騎兵二萬,精銳關寧鐵騎近萬。
鐵騎要在戰場上才能橫掃一切,這裡的戰場指的是野戰,相比守城來說野戰才能發揮他們最大的作用和潛力。
所以,前線大戰一觸即發,祖大壽便將精銳鐵騎盡出。
而常宇則毫不猶豫又撥了兩千給李過!
手握兩千鐵騎悍卒,李過覺得不搞點大動靜都太浪費了!
如何搞大?如何最大化發揮兩千鐵騎的作用讓他有些激動又有些拿捏不定。
雖然常宇並沒有明說或者指定讓他去哪兒,但是他也猜到常宇的心思,那就是去錦州的大後方義州,那裡是錦州的後勤基地,一旦兵至,多爾袞必慌,至少會分兵去援,否則一旦義州被拿下,就等於當初松錦大戰時他們燒了筆架山明軍糧庫一樣的效果!
所以若能拿下義州,那絕對是大功一件,也絕對是搞了個大的。
:()扶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