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送走王之心後春祥站在院子裡抬頭望著西邊的皇城出神,一個番子端來飯菜輕聲道:“大掌班,吃晚飯了”。 春祥瞄了一眼飯菜:“取壺酒來”。 番子趕緊應了,春祥平日倒也不怎麼喝酒,但今兒實在高興,決定整幾口。 酒來了,宮裡頭的。 “叫幾個兄弟在城頭候著,廠公一到速來報咱家”春祥舉杯一飲而盡,番子剛轉身出去,便又有一番子匆匆走來:“大掌班,鎮西伯送來了請帖”。 春祥一怔,隨即笑道:“是了,明兒鎮西伯喬遷大喜,嘿,大哥來的可真是時候啊”。 鎮西伯便是周遇吉,年前才封的爵。 封爵賜第 不光是他,同時期封爵的唐通,黃得功,以及後來的王體中,都在京城賜了府邸,自古以來朝廷為了拿捏這些在外帶兵的將領,其家卷必須留在京城,外出帶兵駐防只能帶小妾之類的,所以賜了就得住,父母老婆孩子都要留在京城的。 當然了,住之前要裝修的,這裝修可不是三兩天就完事的,因為還要建軍功牌坊的。 敲敲打打近一年,周遇吉的最先落成,便要趕在中秋前搬進來,呼朋喚友前來慶賀一番,可一般人誰會給的大太監下帖子,生怕走的近被人詬病或被皇帝疑心拉幫結派。 可是周遇吉這人剛啊! 老子不在乎,老子就是和大太監走的近! 便給東廠也發了個帖子,當然是發給常宇的,只是也知常宇不在京城,那春祥必須會來的。 這喜事都擠在一塊了啊,春祥哈哈大笑,握住酒壺直接就灌了見底,面不改色夾了菜吃了幾口看向門口那番子:“既是伯爵府又是柱國府,鎮西伯這次定要大辦特辦,可知都請了哪些人?” “小的這就去查”番子施禮轉身而去,春祥表情滿意。 這時又一個番子進來,春祥嘿嘿一笑:“又有啥喜事不成?”。 那番子臉色有些尷尬:“東宮著人遞了訊息,讓大掌班明兒入宮……” 春祥聽了頓時皺了眉頭,隨即舉杯一飲而盡,然後嘆了口氣:“這事……”突的轉而一樂:“便回告說明兒等著樂吧”。 東宮便是太子朱慈烺咯。 太子爺最近很不開心。 前段時間常宇在京城的那會可謂是朱慈烺最歡樂的時光,組建球隊,出宮踢球打比賽玩的不亦樂乎,整個人都在發光。 然而快樂是時光總是短暫的,崇禎帝突然下令禁止他出宮了。 踢球可以,在西苑踢,比賽的話球隊可以出宮,但他不行。 理由很充足,堂堂太子國之根本,怎可玩物喪志,每日在宮外嬉戲又成何體統…… 也無怪乎崇禎帝下了禁足令,太子是皇位繼位人未來的皇帝,歷朝歷代都是嚴加教育精心培養的,朱慈烺也不例外,八歲出閣講讀見群臣,崇禎帝欽定四個講讀侍班官,六個講讀官,較書官兩個,侍書官兩個,還命大太監李繼周,高起潛伺候著…… 在常宇出道前,崇禎帝對太子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比如有次宮中大慶,朱慈烺放了幾天假,崇禎帝就對閣臣嘆息:“東宮又荒疏四五日矣”由此可見平日朱慈烺的家庭作業是多麼的繁重。 而且對負責東宮教育的官員和服侍人員也要求極高,就連日常服侍的太監宮女也有嚴格要求,曾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十月親擬《欽定官屬約八條》,分別是離間親親、交結有司、誑嚇給誘、擅作威福、言動非禮、關防欠肅、內外宜別、出入當謹,並回顧自己的親身經歷說:“向朕在慈慶宮後面勖勤宮住,極知此輩情弊,專行離間。朕朝皇兄熹宗,並不交接一言。先帝樸實,被他矇蔽。”然後為之泣下,不想讓兒子重蹈覆轍。他又儘可能不讓宮女服侍太子,只選了兩個老嬤嬤來服侍太子。 在教育之外,更是精心培養太子帝王之術,會將朱慈烺帶到朝會和召對的場合中,一起聽政或受賀。在做出各種決策時,都會讓朱慈烺觀摩,在批閱奏章時,也往往讓朱慈烺一起看,並言傳身教道:“凡閱科道疏,須觀其立意,或薦剡市恩,或救解任德,此立意處。若鋪張題面,娓娓紙上者,借耳,無為所欺也。”[4][10]有時還會問朱慈烺對處理政務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