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6章

發雲南大亂,那時朝廷搞不好又蓋了個辦事不利的帽子下罪他們。 更重要的是,吳兆元也接到了密旨,讓他力促沐天波遵旨行事,不得擅做主張。 其實在來沐王府前,吳兆元是準備奉旨行事的,可來了之後眾人剖析之後覺得,若遵旨可能引發更大亂局,看來朝廷事情太多火燒火燎的對這邊的決策實在欠考量了,可若此時在上摺子過去說明利害,這一來一回只怕吾必奎都打進昆明瞭。 抗旨是大罪,奉旨要出大事,如何抉擇? 難不倒這幫老油條,沐天波決定先打再和,架勢擺好了不打一下就和吾必奎談和實在太失臉面了,朝廷的臉面,沐王府的臉面。 所以先揍他一頓讓他知道厲害後再談和也不遲啊,反正天高皇帝遠,那邊不可能知道太過詳細,即便後來被發現了也可以推脫說是打了之後才接到密旨之類,只要咱們最終給他和了,將局勢穩了就行了唄。 吳兆元幾人也贊同了,他們其實也知道沐天波的小心思,那就是沐家好多年沒幹仗了,他想要趁機立威罷了。 但幾人卻忽略一個重要的問題,朝廷讓他們談和真的沒考慮到會引起別的土司效仿麼,真的沒考慮周全麼? 或許崇禎帝會考慮不全,但內閣李邦華等人老練成精豈能沒想到會引發效仿後果,即便他沒想到,常宇豈能想不到,他之所以談和並非真的要談和,而是為了拖延時間等他去了處理,他知道怎麼一針見效治這個病! 可是他最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地方政府大佬和沐家還是陽奉陰違準備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繼續召集土司前來昆明圍剿吾必奎,且依然按照原計劃讓李大贄為先鋒官,畢竟他曾好多次侵入吾必奎的地盤,痛恨並熟識對方的路數。 至於沙定洲,沐天波依然沒有對其有警覺,還是先入為主的引發了他的誤判,因為他爹沙源對沐家很忠誠,而且沙定洲也來國公府做過客並未見其有什麼異狀異心,猜測可能誰故意使壞上奏朝廷只是為了離間他與沙定洲的關係,而朝廷竟然還信了。 且沐天波此時對沙定洲也不怎麼上心,因為這貨還沒來呢。喜歡扶明錄()扶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