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都摸不準左良玉是否用心去打,其實打下荊州對他大有好處,畢竟是他早就覬覦的地盤,但他若不想為小太監所用當刀使,就另一說了。 至少從目前來看,荊州城還穩穩當當的在賊軍手裡,據探子所報,馬進忠和王允成圍城大半月進試探攻城一次。 是不想打還是不敢打,其實連常宇也摸不定,因為官兵若圍荊州,襄陽的袁宗弟必發兵來救,確實有風險,至於勳陽的高起元若能提前和左軍互通訊息打個配合還能牽制住袁宗弟的兵力,否則他在山裡頭根本來不及反應出來打配合,這讓馬進忠的兵馬很容易被夾擊。 不過常宇此時也管不了是真打還是做樣子了,這個時候他能聽話做樣子都已是朝廷燒高香了,眼下局勢那麼亂那麼複雜根本無暇進一步施壓,待年後抽開身再慢慢捋一捋,至少眼下荊州和襄陽的賊軍兵力都被牽制住,無法前往西安支援,這已足夠了。 “那王氏兄弟倒也厲害”眾人說話間金聲桓忍不住一聲感慨,他也是賊人出身,所以這感慨是很有深意的,大概就是別看俺們出身不好,但本事可不比那些根正苗紅的差,甚至可以說比他們強多了,當初那些亂臣賊子正逐步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了,高傑是,李巖是,王體中也是,還有正在崛起的劉體純,郝搖旗。 聽了這話王體中點頭附和,袁繼鹹雖知他深意但卻也是事實,只有常宇面無表情,心裡頭嘀咕,最終還是頭投降韃子。 歷史上,高起元和王光恩都降清了,只是王光恩後來的故事更精彩了些,他降清之後當了襄陽總兵,卻和新的勳陽巡撫潘士良不和被誣告反清然後被抓了押往京城,補缺上任的新總兵楊文富想改變他的部隊,這下他兩個弟弟不願意了,直接反了,朝廷一聽便將王光恩放了想擺平此事,哪知道剛放走就聽到王光恩的兩個弟弟幾乎將清廷在襄陽和勳陽的官員給殺光了,氣的又派人追上已釋放的王光恩把他重新抓回來殺了! 令人相當的無語呀。 夜深,書房裡幾人興頭不減,說完左良玉話題又繞到黃河防務,常宇剛從那邊回來便把那邊情況說了,幾人你一言我一語提了些建議,隨後袁繼鹹話題一轉“督主率部前往何處?” 其實這問題王體中和金聲桓早想問了一直憋著呢,常宇對他們幾個還是有所隱瞞,並未提雲南之事,言其前往四川,這讓三人大驚失色,難不成小太監要孤軍單挑張獻忠? 這不可能,四川有天險,獻賊有兵數萬,他所率不過千餘騎,去找殺人王無疑送人頭。 “石砫秦將軍處”常宇隨口一句,既然恍然,忍不住哦了一聲。 秦良玉這個女將軍不光在後世口碑高,便是在當時也是可與日月爭輝的人物,那可是真真正正的女將軍,不是書上傳說的花木蘭也不是紅娘子的那種,是一個實實在在完全可以獨擋一面且可比肩當代任何一個名將的存在。 是真的會打仗,是真的很厲害! 各路反王在他手底下都吃過大虧,張獻忠是和她交手最多的賊寇也是吃過最多敗仗的,可以說如果左良玉有常宇這種不受任何掣肘的權利,四川有她一個便可穩如泰山,任何人都別想打進去! 當時永寧宣撫使奢崇明造反就是她平的,而當時那總兵李維新等人可是聞風而逃,卻各種吹噓還對秦良玉潑髒水,巾幗夫人脾氣直直接上奏崇禎帝將那些只會耍嘴皮的文武罵了一頓,令文武大臣必須以禮相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秦良玉不光在轄內坐鎮,而且哪裡需要去哪裡,天啟元年後金圍困瀋陽,她哥和弟前往同清軍血戰,哥哥戰死弟弟重傷,秦良玉親率兩千人馬前往山海關,重慶到北京呀,多遠啊! 崇禎三年清軍入關圍困北京,秦良玉自掏家產充當軍餉率兵勤王,重慶到北京呀! 然後從崇禎七年後,秦良玉的對手便是張獻忠那幫賊人了,可不管是單挑還是和羅汝才聯手,就從來沒討到便宜,因為這個女將女太會打仗了。 但是! 她終究只是個土司,終究不是常宇這樣的頂尖權勢,很多時候身不由己只能聽令行事,明明看出不可為,卻無力爭取。 早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