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這還沒沾家呢,又被你們惦記上了!” “皇上”李邦華和吳珄見崇禎帝越說越激動,便要解釋,可崇禎帝早已不是往日的他了,火一上來根本壓不住:“是不是朝廷若無常宇,便無可用之人了,整個大明都要靠他一人獨撐了,若是如此朕養著你們作甚,不如獨養他一人,留著汝等素餐尸位噁心自己麼” 說完拂袖而去。 李邦華幾人羞愧不已,拂袖擊案,恥辱啊,恥辱啊…… 回到乾清宮的崇禎帝已久怒氣難平,怒罵群臣無能,王承恩在旁邊一直安撫著,他其實明白崇禎帝生這麼大氣並非因為閣臣無能將常宇當拉磨的驢往廢了的用,實則是生氣閣臣對李自成求和的態度。 雖然李邦華等人口口聲聲的說並非贊同求和,但明顯傾向於和談或者說本就贊同只是沒正式表態罷了。 這才是崇禎帝最為氣憤的事。 家賊尤為可恨,大明如今的破落全拜家賊所賜,若不是這學多年的折騰將朝廷拖入泥潭,何至於又被外敵那般欺辱…… 何況李自成當初打下鳳陽府的時候還燒了他祖墳! 這是崇禎帝至死不能原諒的。 他做夢都想弄死這些家賊,他恨不得喝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血,眼下終於在常宇的力挽狂瀾下有了正面剛的能力,且有弄死他的實力時,你們這幫食君之祿不為君分憂的貨色盡然同意和談? 絕不可能! 可氣歸起,恨歸恨,崇禎帝還是保持最後的理智,他心裡也清楚,和談的利益最大!可他真的想打,想打死李自成,所以他要聽聽常宇的意見,這個時候只有常宇的意見他才能聽進去。 只因為他知道常宇對家賊也十分痛恨,即便他贊同和談,或許還藏著陰招,他必不能讓闖賊逍遙自在的活著的。喜歡扶明錄()扶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