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在幹嘛呢? 當然還在生氣,每當傷口作疼的時他都恨的牙癢癢,憤怒,羞辱,各種情緒相互交織,令他心中惡念愈盛,但卻還保持著一絲絲理性。 這僅存的理性告訴他,越憤怒越容易出亂子,所以他時刻提醒自己謹慎,謹慎,再謹慎,小心,小心,再小心! 他已傳令松山兵馬待令,待錦州這邊做好準備,便全力一擊。 準備什麼,自是各種糧草,輜重。 他這次的目標已不僅僅是塔山堡,還有寧遠的明軍! 他要連寧遠一起算計,這一次要給明軍一次痛擊,令其龜縮寧遠不敢再往北邊踏進一步!雖不能一勞永逸,但至少會讓自個有大半年以上的時間來喘息,也能令沉陽那邊閉嘴不敢太逼人太甚,也能讓朝鮮乖乖的釋放多鐸。 他現在唯一的就是做足了準備,謹慎行事罷了。 至於戰術,自然還是原先那一套,簡單粗暴又有效。 沒有三板斧,就一招! 一招鮮,就能吃遍天! 當然了,他也想著要先下手為強,在寧遠援軍到來之前就破了塔山堡,而且即便明軍援兵來了他也不懼。 至於為什麼還立即動手,也不是不急,真的是求一個穩字。 一來他要做足充分準備,二來他認定明軍不會主動進攻,無援兵就靠塔山那幾千人他能進攻個什麼啊,就是援兵到了,他們也只會想著如何防守,沒來由還送上門啊,且不說這麼短暫時間內他們就能做足準備從寧遠殺過來。而自己近在遲尺,隨時可兵臨城下,所以無論怎樣,自己都能比他們快一步! 既然如此,又何必急匆匆呢,要穩打穩紮! 不過因為先前已有準備,後續準備並不需太久,松山前線已磨刀霍霍,只待錦州這邊調兵遣將,最多也就是一兩日便可殺往塔山全力一擊,多爾袞堅信,這一兩日,寧遠那邊的援軍絕對來不了,即便來了也是匆匆就位! 夜有些深了,原本寂靜的塔山堡突然間就變得嘈雜起來,許多士兵在睡夢中被叫醒,讓他們以為敵軍來襲有戰事發生,從而引發一番驚慌。 然而卻被告知,拿著傢伙什出城挖壕溝去! 堡中有近四千將士,被派出去兩千人,除了攜帶兵器外,還有各種農具,如鐵鍬,鐵鎬等等,這些傢伙什堡中並不缺,從一年多前開始搶修塔山堡時便開始陸續準備,在隨後的建堡以及修築工事,挖壕過程中逐漸積累,成為兵備軍需的重要部分。 塔山堡之前在修築過程中為了防備韃子襲擾,在周邊已挖了數道壕溝,但這一次不一樣,深夜出動大軍自然是乾的大工程。 壕溝在塔山北十二里開挖,這個地方距離杏山已不足十里地,為什麼要在這麼遠的距離開挖,一是留緩衝距離,二是要留地方給大軍紮營! 對壕溝的要求也很簡單,上寬下窄,寬兩到三米,深一米有餘,至於長度,不限,東西開挖,能挖多長就挖多長! 當年韃子上萬大軍一日夜開挖從西邊女兒河挖到東邊大海! 如今常宇並不指望兩千人幹上萬的人活,而且對他來說這條壕溝也僅僅是輔助,並非這場大戰的核心所在! 咦,下雪了 兩千將士剛出門,便有人叫了起來,祖可法抬頭伸手,果真見雪花紛紛,心頭頓時一喜,雖然有計程車兵覺得本就天寒地凍的挖壕溝夠苦的了,這突然又下雪了豈不是苦上加苦。 但對於將領來說,這是極大的好事! 第一,這場雪如期而至,定會拖延韃子發兵,第二,深夜飄雪幹活雖苦,卻也更加安全,韃子的偵騎不會過來,發兵前來的機率也會降低不少。 “下了,下了,督公大人,下了……”李慕仙推門而入一臉的亢奮,角落裡火爐旁翻書的常宇扭頭望門外看去,燈火照映之下雪紛紛,隨即澹澹一笑:“道長現在穩的一匹啊”。 李慕仙激動的直搓手:“祖師爺偏愛罷了,先前那一場雪沒了腳踝,這若是再下三天,至少及膝,定能阻韃子數日之久……” 常宇嗯了一聲:“瞧道長這神采飛揚還以為是為了那國師之位呢,原來是心繫戰事,讓咱敬佩的很啊” “嘿,貧道豈是那膚淺之人”李慕仙一本正經:“如今天下未平韃子未滅……” “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