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5章

靈寶,地處黃河南岸,東接陝州(今三門峽)往西不足二百里則是西安的大門潼關重鎮。 去年秋,在掃平百旺部後吳三桂和馬科奉命從安慶駐防洛陽,而後在年前李巖調整佈局下令吳三桂提兵西進駐防陝州,而就在數日前李巖在動手打朝邑前又傳令二人遣兵馬再西進,進駐靈寶待命。 吳三桂知道此事賊軍正同朝廷在和談,這個時局是最敏感的,局勢也是最多變的,所以李巖令大軍西進都符合當下的戰略調整。 靈寶距離潼關只有不到二百里地,北鄰黃河難依群山,地勢險峻且狹窄,重要的時候這裡已到賊軍的勢力範圍,可謂是終於正面相對了。 在跋涉幾日後吳三桂和馬科部抵達靈寶駐防,兩人麾下嫡系兵馬並不多,卻全是百戰精兵,而其在長江平亂時補充不少降兵,大差不差加一起有個七八千人,兵力雖不算強盛,但膽子卻不小,畢竟後方還有幾個爵爺率領的數萬主力呢。 這個時代資訊滯後,但在常宇上位之後非常重視資訊的及時性,各部隊之間及和京城之間都設定了快速聯絡通道,及軍方驛站,相互之間保持密切聯絡,常規情報三百公里內也要在一日內送至,加急的八百里內一日必達。 李巖和吳三桂等人雖分手不同防線,相隔千山萬水好數百里地,但之間但凡有軍情最遲一日半必達。 比如數日前李巖傳令吳三桂提兵西進,僅大半日就從蒲州傳到了陝州。 吳三桂和馬科剛進駐靈寶當天,那邊又有軍情送來,李巖突襲朝邑得手。 閃電一擊下了一城,本是大喜之事,可吳三桂和馬科接到這個軍情後臉上未見喜色甚至還逐漸凝重起來。 兩人久經沙場論經驗論智略均不下李巖之下,此時正值談判期間李巖突然發兵進攻,雖然不知具體為何,但顯然有事生變。 原本兩軍隔河對峙局面比較明瞭,談的好話握手言和,談不好再幹,可這突然一擊立刻便將平衡打破,局面變得撲朔迷離起來,甚至有可能會突然就全面開戰。 難道京城那邊談崩了? 不可能吧,若談崩了,這邊不可能沒收到訊息,而且若真全面開戰了,常宇必定親臨前線就輪不到李巖給他們傳令了。 李巖只是傳了軍令,卻並未說詳述什麼。 可牽一髮動全身,李巖那邊雖首戰大捷,但接下來極有可能就亂了局面,吳三桂和馬科不敢大意,特別是他們現在就和賊軍勢力接壤,之間無所屏障,那真的是說幹就能幹起來。 為此,吳三桂傳令斥候往西偵查,要盯著潼關賊軍的一舉一動,而官兵斥候很快就通賊軍的探子遭遇,不過雙方並未發生實質衝突,以盤豆鎮為界限,相互驅逐相互滲透,很顯然官兵西進駐防靈寶也讓潼關的賊兵感到不安。 進駐靈寶兩天窩還沒捂熱呢,蒲州突然來了急令,進攻潼關! 擦!吳三桂和馬科當場就被驚出一身汗。 潼關是去往西安的大門,這是要全面開戰了! 而且,潼關是兵家必爭的重鎮,賊軍那邊防守的可謂銅牆鐵壁滴水不漏,僅靠自己這兩支數兵馬絕無可能攻的下來。 若說野戰,吳三桂手下關寧鐵騎可以吊打對方,攻城……可真不行。 好在李巖這次說的比較詳細。 原來李過竟然出其不意也玩了個夜襲,竟將河津給圍困了,弄得李巖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最後索性不救,你不是圍我河津麼,那我就圍你潼關。 原來並非真的攻打潼關,而是圍魏救趙,吳三桂和馬科相視一笑! 只是,他們這點兵力還不足以讓賊軍感到壓力,或許起不到圍魏救趙的作用,這還得要後方主力推進過來。 於是吳三桂立刻令人快馬急傳後方的大部隊,急行軍西進,同時令前方斥候放出空擋,讓賊軍探子滲透過來,不著痕跡的讓他們偵查到官兵大軍推進的舉動。 而後,兩人商議之後,吳三桂率嫡系坐鎮靈寶,馬科則率部繼續往前推進至盤豆鎮,從而驚擾潼關的賊兵。 盤豆鎮就是後世姑縣鎮,距離潼關不足百里地,基本等於就是其眼皮底下了。 果不其然,官兵開始集結兵力西進的情報很快被潼關的賊軍細作探得,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李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