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作為大明的帝都,每日從江南海北湧進來的訊息數不勝數,不管是民間的傳聞八卦還是朝堂上的民生政治,一天之內都能傳遍京城各個角落。 官兵勢如破竹打到哪哪了,山東蝗災赤地千里顆粒無收,河北鼠疫又有抬頭之勢,哪哪兒聽說又一股土匪作亂,聽說太子出宮了在河南那邊視察民情,還有一個隱雷藏在其中,前段時間臭名遠揚的曲阜衍聖公孔胤植突然暴斃。 對,曲阜孔家上報朝廷的就是突然暴斃,沒有具體原因。 所謂暴斃有可能是得了急病,也有可能遭遇意外,但具體如何都是猜測之言,老百姓聽八卦的心態就覺得,會不會被咱們給罵死的,要知道孔家世代都高高在上,但在上個月大江南北都在喊打喊殺,罵他們虛偽滿口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然而膝蓋軟的很,誰來跪誰……孔家上千年何曾遭受這種侮辱,或許那家主一氣之下就嗝屁了。 民間以為此,但在崇禎帝的案頭上那份摺子裡寫的清清楚楚,惡徒行兇。 說白了就是被人給殺了,怎麼殺的也沒詳細說,對於崇禎帝來說也根本不重要,本就是朝廷用來愚民的傀儡死就死了,讓他兒子繼位就是了。 崇禎帝一點都不關心這些,因為有太多的糟心事需要他來處理,而最火燒眉毛的還是糧食,河南河北全境加上山東北部山西部分地區因戰禍夏收全部失收,從而引發蝴蝶效應秋收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幾十上百萬人斷糧餓肚子,這需要大批糧食賑災,這是個天大的缺口,也是朝廷此時面對的最嚴重的問題,若不能解決,這個冬天餓死的人將不計其數! 但總得來說大明的局勢已比幾個月前好的太多了,要知道那時候闖賊可都是要打到京城了,大明搖搖欲墜,當下雖還是水深火熱,但朝廷沒那麼危險了,周邊的兵亂都被常宇給掃平了,這點還是令人很欣慰的。 常宇掃平白旺自是讓崇禎帝龍顏大悅,但依然掩蓋不了糧食危急帶來的焦躁,常宇擠出軍糧救濟之舉讓他感慨又感動,然畢竟是杯水車薪,眼下除了從南方調糧別無他法,只是……南方有很多地方都不在朝廷控制之下,所能調糧救援的地區也就江浙滬一帶了,然而這些地方不包郵不說,你還得先付款。 朝廷有錢麼?還有那麼點,抄了山西晉商的上千萬,短短几個月就僅餘幾百萬,就在上個月還剛撥給寧遠祖大壽一百萬用來重修關外堡壘。 這是等於給自己家修院牆,必須花的錢不給不行。 剩下那點錢還能買多少糧食?而且朝廷也不可能拿國庫這點餘錢去買糧食賑災,只能催促南邊各省府該交秋賦了。 指望用秋賦來賑災,不說夠不夠,就只問來不來得及吧。 而且糧賦哪是那麼好收的。 因此京城糧價已快飆到天上去了,雖然八達通商會已率先做出表率堅決不漲價,朝廷也出面干涉哄抬價格,但如今糧食的成本水漲船高,各糧商不漲價沒錢賺,總不能虧錢賣吧。 崇禎帝焦頭爛額,朝臣一個個都是嘴炮拿不出實際有效的辦法,這個時候錦衣衛送來天大訊息,福建鄭芝龍送來數百條大船的糧食從天津入港已至通州碼頭。 我擦! 崇禎帝聞言當真是一個激靈,雪中送炭啊,鄭芝龍怎麼這麼有眼力見這麼好心這麼大方,細問之下原來又是常宇的未雨綢繆提前佈局,這一點真的是讓崇禎帝感慨萬千,上輩子到底做了啥好事,攤上這麼好的一個伺候太監。 訊息是好訊息,不過現實依舊很殘酷,鄭芝龍的這上百船糧食只有一小部分是米糧,其他都是土豆和番薯,而且不能吃,是作為種子用的。 難道常宇要大範圍在北方推廣種植這兩種農作物?而且現在種是不是有些晚了,還有他打算種在哪裡,這饑荒年頭有可能你剛種下去就被人扒拉出來吃了。 不行,趕緊把這小子召回來問個清楚,或許眼下糧食危急只有他能解決,於是崇禎帝遣人急催,卻得到一個驚人訊息,常宇走水路! 這不扯麼,騎馬回京快的話三五天,你走水路最快也得十天大半個月了,若是旁人崇禎帝少不得跺腳大罵了,但他了解常宇之所以走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