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些新人往往都真的很新,都是K總直接從藝術院校裡面蒐集的純新人。 他們之中,很多人的演技都很稚嫩,甚至很拉跨。 一味的讓思思帶著大批這樣的人拍攝電視劇,不只是會拉低一部電視劇的質量,觀眾又不是傻子,更不是瞎子,演員到底演技如何,他們都是分辨的出來的。 即便是對思思戴著濾鏡,也不代表他們不會對其他的拉跨演員各種編排。 久而久之,就連思思的口碑也跟著下滑了。 這是顯而易見的。 沒有進步,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當中,停滯不前可不就等於是在後退嗎? 然而,想要進步哪裡又是那麼容易的事? 這世間就沒有那麼多的天才,悟性極高,可以無師自通的學會某種技能。 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要透過向老師學習,亦或者是在與優秀同行的切磋當中逐漸開悟。 然而,K總經常讓思思乾的事情又是什麼性質呢? 就完全相當於是讓她和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那些同公司的新人,往往水平還趕不上思思,如何能讓她的演技有所提高? 思思自己也都還是新人,至少在演藝道路上,是如此,她都還需要有老資格的前輩帶領。 然而,K總不知道是出於對思思的信任,還是純粹就為了省事又省錢,就是不肯讓思思多多的接觸外戲。 就算是有好的邀約,也往往都被K總以各種理由拒絕,什麼片酬太低啦,什麼班底的製作理念不和啦,甚至還有她想加塞自己公司的新人,對方不同意的情況。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於是,思思的這些年,確實是積累了廣泛且深厚的人氣,憑藉著有限的幾部內戲、外戲也算是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跟,但是,可以說,在K總的商業版圖當中,幫助思思提升演技業務水平這一項是不存在的。 她根本就沒有考慮過。 或許,在K總的眼中,思思確實是一塊混娛樂圈的好料子,但是,她的演藝資質卻又確實有限。 既然本質如此,又何必在無法提升太多的東西上,耗費太大的力氣呢? 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 於是乎,思思基本上就是在層次不高的要爛,又不夠爛的一些電視劇當中打轉。 勤奮的給小師弟,小師妹們當嫁衣,至於大師姐未來的發展,這些小字輩的人物,他們自然是不會關心。 他們還指望著能巴著思思走紅呢,對於他們個人來說,走紅才是第一要務,其他的事情,他們根本就不關心。 這樣的局面自然是不能長久下去,也不可能維持的下去,思思現在的人氣居高不下,受到輿論和觀眾們的廣泛歡迎,那也是因為她還在正當年,年輕,貌美,有這兩樣利器就足以維持超高的人氣了。 但是,人不可能永遠年輕,也不可能一直都保持同一個水平的美麗,於是,在娛樂圈,想要走的長久,走得遠,最後還是要依靠演技。 不提高水平,最後,不管具體的時間點在哪裡,總之,一定會被後浪們擠下來的。 也正是因為看穿了這一點,容忍到了一個限度的思思才會痛下決心,和K總徹底攤牌。 也就是說,如果K總這一次能夠懸崖勒馬,去給思思多物色一些更好的班底,更好的作品的話,不要讓她繼續拉扯著草臺班子演戲,那麼,以思思的性格來說,她也不願意和K總鬧翻。 現在鬧到了這一步,終究還是因為K總明明已經知道思思對目前的發展現狀很不滿,但是,她卻完全置若罔聞,完全不顧及思思個人的想法。 在沒有宣佈不再續約之前,思思也不止一次向K總提出過,如果再有這樣的劇本,她不想再參與了。 想要飾演一些更有深度,更有挑戰性的角色。 對於演員本人來說,這是非常正常的一種需求,而且,思思能夠有這樣的想法,正說明,她還是非常上進的,值得大加讚賞。 然而,K總根本就沒有尊重她的選擇,更沒有理會她的需求,仍然要求思思簽約。 這才讓她們兩個的矛盾公開化,爆發化,而現在,自食惡果的K總,在給了思思一點甜頭之後,就又開始企圖故技重施。 這不是在打思思的臉嗎? 這是什麼意思,不是很清楚嗎? 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