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第170章 基石(第二更)

(提前求一下月票吧。8月15應該是雙倍月票,若是您的手裡有月票,不妨給《鐵血宏圖》留著,到時候再投,一張頂兩張啊!您的每一個定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高聳的煙囪噴吐著黑色的煤煙,蒸汽機車間不時的噴出些許白色的蒸汽,在蒸汽機的轟鳴聲中,一根天軸於傳動皮帶的帶動下,轟鳴作響,西式的車間內,那一根根傳動的牛皮帶,與天軸相連、飛快的轉動著,並帶動數十臺機床,機床前幾十名工人正聚精會神的工作著,一個個零件被製造了出來。

這裡便是義軍於武昌的兵工廠,在某種程度上,這裡應該是東亞第一座近代化的兵工廠,儘管其規模不大,但是其卻正在一點點的擺脫原始,開始採用近代化的生產技術——在車間的盡頭,由蒸汽機帶動的膛床上,炮筒正在被膛製成型。

單就製造火炮來說,早在年初於黃州的時候,義軍便曾以卡龍炮為原型鑄造過火炮,不過當時用的是普通的化鐵爐,化出來的是白口鐵,因此只能採用核鑄法的鑄炮,所謂的核鑄法,是在炮膛的位置放一中子,在鑄造過程中形成炮膛。

直到從香港聘請的工程師抵達武昌之後,才在漢克斯工程師的指導下建設熔鐵反射爐,煉製灰口鑄鐵,說核鑄法造的大炮強度低,應該用實鑄法。所謂的實鑄法則是鑄造出一個實心的圓柱體,然後用鑽刀開孔,形成炮膛。這也是從18世紀以來歐洲各國通行的製造火炮的辦法,一種正在趨於淘汰的方法。畢竟此時在歐洲,已經出現了用鍛鐵製造的線膛炮。

但是對於義軍而言,這種“落後”的方法,卻使得義軍在短期內獲得了大量的廉價火炮,不過,這座規模不大的工廠,在過去的幾個月間,或許為義軍提供了幾十門火炮以及大量的火槍。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座工廠更多的像是一所學校,一所培訓學校,這裡既培養工人,同樣也培養技術人。

對於申若華和他身邊的來自文山義熟工科專業的二十幾名少年來說,他們能夠在這裡學習,將書中的記載變成實際的經驗——觀察生鐵的熔解情況,注口熔鐵的顏色,破裂斷口灰色的濃淡,檢查鑄造氣泡的狀況,與書中的記載比對,查詢原因,尋找辦法,改進工藝……

也是在這一過程中,工廠的火炮鑄造日益驅於成熟,甚至就連同製造出來的火槍也跟著日益趨精良。不過雖是如此,對於只有十八歲的申若華來說,卻並沒有止步於此,就像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他一直在研究著義軍使用的步槍。

現在義軍使用的步槍,一共只有兩種,一種是滑膛線,還有一種是用其改造的線膛槍,兩者的外形幾乎完全一致,想經區別兩者當然是看錶尺,一支沒有表尺的火槍不一定是滑膛槍,但一支有表尺的火槍必然是線膛槍,而工廠生產的線膛步槍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表尺。

“雖然現在咱們的步槍加了膛線,而且使用了米涅彈使得精度大大提高,但是。75英寸的步槍射擊效能似乎不甚理想……”

又一次,申若華拿出一堆資料,在那裡說道著自己的想法。

“在用滑膛槍的時候,更重的子彈可以保持飛行穩定提升精度,但現在已經到了線膛槍的時代,口徑太大,導致子彈過重,這既影響子彈的轉速,同樣也影響槍支射擊時的穩定性,更增加了士兵攜帶彈藥時的負擔,我覺得,也許,咱們應該考慮一下製造更小口徑的線膛槍!”

“更小口徑?你也不怕溫克老師收拾你,你要知道,整個工廠就只有那麼幾臺鑽床,一天只能製造20來根槍管!”

不等的申若華說完,趙鵬程便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