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中的財富,許多西方人踏上了通往東方的船隻,各個歐洲海上強國,這個時候都將眼睛盯在了東方這片富饒的土地上。
這裡盛產奇妙的茶葉,還有華麗精美的絲綢,也有各種精緻的瓷器,這對於歐洲人來說,吸引力太大了。
現在當聽到一幫傳教士說這個東方的大國的國王,願意用豐厚的薪水來僱傭他們這些人,於是應募者相當多,結果這些人都被羅伯特他們給帶回到了中國。
肖天健對於這幫來自歐洲各國的水手還有造船工匠們,如約開給了他們每個人每個月五十兩銀子的價格,然後忙中抽時間還親自接見了這些來自歐洲的水手和工匠們。
透過和這些工匠們的交流,肖天健這才瞭解了一些有關歐洲帆船的知識,現如今中國人對於西方船隻,有一個統稱,那就是夾板船,但是這樣的稱呼卻並不準確,因為這無法區別西式帆船的各種船型,僅僅是在字面上,認為西式帆船都可以擁有兩層甲板,所以才稱呼其為夾板船。
但是實際上對於現在的歐洲人來說,荷蘭人自從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之後,大力發展工商業,荷蘭的商人來往於世界各地做生意,迅速的聚集起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大力發展造船業,使得他們擁有的海船數量已經超出了一萬五千條之多,號稱海上馬車伕。
在歐洲的船隻,又分為許多種,既有早期的卡拉維爾快帆船,也有時下在大海上大行其道的克拉克帆船,更有從克拉克帆船發展出來的加利恩帆船,也有新近幾十年崛起的蓋倫船,這些船隻既可以運貨,也可以充作戰船使用,排水量從一百噸到一千多噸不等,構成了繁榮的歐洲海上運輸的主力。
而歐洲帆船在這個時代的造船技術,卻是已經超出了中國不少,在中國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的造船業便陷入了停滯乃至是倒退的地步,但是歐洲人卻利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造船業迎合了各歐洲國家的需要,開始了高速的發展,發展出了很多型適合遠洋貿易和進行海戰的船隻。
歐洲帆船和中式帆船最大的不同在於船體結構和船帆的應用,中式的帆船不管是廣船還是福船,抑或是沙船,多利用肋板來取代船隻肋骨,同時構成水密隔艙,這樣一來抗沉性比較好,但是船體結構卻受到了限制,使得中式帆船無法造成向西方帆船那樣的兩層以上的通甲板。
而歐洲帆船雖然沒有采用水密隔艙技術,但是卻大量使用了密集的肋骨,同時加厚了船板的厚度,雖然抗沉性受到了影響,但是卻透過密集粗大的肋骨,加強了船體的結構強度,形成了船體內通長的甲板,使得西式帆船裝載貨物量更大,同時方便在船上放置更多的火炮,也可以承受住火炮開火時巨大的後坐力,這使得歐洲帆船得以縱橫大海之上,往往是區區幾條歐洲帆船,便可以抵擋成百條中式帆船的圍攻,而且還能立於不敗之地。
鄭芝龍雖然這些年統治著南海海面,但是鄭家水師之所以能戰勝荷蘭人或者是西班牙、葡萄牙的船隊,依靠的並不是質量上的優勢,而是依靠的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才得以控制了南洋,但是即便如此,荷蘭人抑或是西班牙人的帆船,還是可以自由來往於南洋。
這一次羅伯特他們來往於歐洲,便是乘坐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帆船,即便是鄭家時下正在和大中朝為敵,他們還是直接來到了寧波府下船,這也說明了西方帆船卻是比較厲害。
另外中西帆船還有一點區別很大,那就是船帆的應用,中式帆船無一例外都採用了硬式船帆,這樣的硬式船帆的好處是調帆方便,升帆和落帆容易,船帆利用風向容易,而且效率高,還可以節省大量人力,以較少的船員,便可以操作船帆,可謂是充滿了中國式的聰明才智,但是這樣做同樣也造成了中式船帆,必須要依靠更高的船桅,船帆也不能太寬,這樣一來,就影響到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