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讓更多的人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成功不是來自卑躬屈膝,也不是蠅營狗苟,而是靠勤勞的雙手,聰明的頭腦和一顆永不放棄的心。
八月狂歡月過去,大華夢並沒有就些終結,九月十五日,大華民國科學院在萬磊的主持下召開第一次會議,頒發了全國最高規格的兩個大獎:大華獎與大夏獎。其中大華獎頒發給了以赤心為首的內燃機研發團隊,褒獎他們為自然科學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而大夏獎則頒發給了《華典》編輯部,褒獎他們為編纂大典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而也就在當天,萬磊宣佈《華典》編纂完成,這一部類書包含古往今來所存的一切古籍,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又按聲韻分冊,共計四萬五千冊,集書共計四十五萬餘本,字數超過十七億。
這部要用一個大書房來裝的大典費時近八年才編纂完成,動用了近萬人負責整理和檢校,光印版就刻出了三十多萬張,編纂工程可謂浩大。華典的編纂完成後並沒有束之高閣,而是大量印發,幾乎每個縣級圖書館都發一套,供所有公民借閱,文化事業也開始全面的平民化。
第454章 大華夢(下)
“先生,這是大東號郵輪的設計圖紙,請您過目。”華園東廳,一位年青的男子站在總統辦公桌前,把一份圖紙遞給萬磊。這一份巨大的圖紙是一艘巨型郵輪的設計圖,上面畫滿了複雜的線條和符號,一般人還真看不懂。
萬磊只是掃了設計圖一眼,還未開口詢問,那位男子就介紹道:“大東號設計長度為兩百四十米,最大寬度為28米,高35米,分為五層,有大小客倉一千三百六十個,可容納兩千七百名旅客和八百位船員。”
“大東號安裝有三臺蒸氣輪機組和四臺大型柴油機組,最大功率可達四萬五千馬力,裝有三個巨大的螺旋槳,最大時速可達四十公里每小時。另配有大型的燃料倉庫,續航力可超過四萬公里。只要裝滿燃料,足夠橫渡三次太平洋。”
“大東號船體將使用高錳鋼作為龍骨和骨架,十分強韌,可抗大lang和強風。內建十八個可自動關閉的水密倉,就算發生大碰撞,哪怕是有六個水密倉進水,大東號也不會沉。”
“那造價大概是多少?”萬磊對設計方案很滿意,不過還是不無擔心地問道,畢竟這一艘大東號將是大華民國最大最選進的郵輪,造價肯定不會低。
“我們預算過了,這一艘大東號將耗資十四萬銀元,當然,如果內部只是簡單地裝修的話會少用一萬銀元,如果進行豪華型的裝修,那得多花兩三萬銀元。”
“十四萬銀元?!”萬磊有些無奈地搖搖頭,對眼前的年青男子苦笑道:“思正啊,你真是不會替為師省錢啊。”
這個年青男子叫吳中,字思正,是北平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學生,他父親是該學院的院長吳富,也是大華民國最富盛名的工程師,很多大型工程都是吳富主持的。
吳中也是萬磊最看中的學生之一,曾師從萬磊在華園學習了四年,是前年才考入北平大學的。萬磊把設計大東號的任務交給他,一是考察他的學習成果,二是為了省一筆請工程師的錢,畢竟大東號是萬磊自掏腰包造的,而他手上根本就沒有多少經費。
“先生說笑了,先生貴為大總統,為國殫精竭力,相信國會聽說您要造船,肯定會出資相助的。”吳中淡然一笑,他知道自己老師的脾性,一向是公私分明的,這種話也只是說說而已。
“你小子才離開華園幾年,就會拿為師開玩笑了,真是不學好。“萬磊給了吳中一個白眼,沒好氣地說道:“經費的事,為師自己想辦法。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