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部分

族長,咱們馬上把他們拉回去審問。”

兩大兵把這些射暈的人拉到一邊,並拿出一面黑龍旗,立在高處不停地搖,不多時就有一支騎兵隊出現,還帶了馬車過來,把這些俘虜和死屍往車上一堆,快速地離開,彷彿就是沒有出現過。

像這樣的伏擊隊還會很多,如此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不帶走一絲雲彩,帶走的卻是無數俘虜,而被留下的,是一片讓蒙古人談之色變的死亡地帶。制定這一戰術的,就是以萬磊為首的軍委會,除了實戰練兵之外,主要目的是製造恐怖,讓朵顏三衛的蒙古人不敢越長城半步。

其實,自從宋朝開始,中原政權為了防止重現唐朝之軍閥戰禍,推行偃武修文的國策,極力抑制武將,重文輕武遂成風氣。重文輕武的結果,就是將無數國人精英,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雖說書生也沒什麼不好,不過,如果整個民族都變成書生的話,那麼就會出大問題。正所謂:剛則易折,柔則易欺。秦朝武功盛世,一掃六國而統天下,累二世而亡,是因為它太過於強暴。宋朝偃武修文,卻屢遭外族入侵,後來被迫南遷偏安,這是因為它太過於柔弱。

明朝一承漢唐之大統,卻又重走上了宋朝的老路,重科舉而輕武功,以至於天下人以讀書博功名為正業,習武練兵為末業。長此以往,國無奮勇之將士,只有結黨營私的文官。作為土司府,又是四面受敵,順天府不會延襲明朝的國策,不會搞崇文偃武那一套。

而在萬磊看來,要健壯一個民族,不單要從肢體上強健它,還要武裝到它的思想。想讓民族永立於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中,不單是要有野蠻的體魄,還要有精明的頭腦,骨子裡更得有一股狼性,這樣才能與如群狼一般的蒙古人相抗,才能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中求得生存。

所以,與明朝邊境時常搞的火燒草場以防止蒙古人南下駐牧的那一套不同,北平軍不燒草場,放任朵顏三衛的蒙古人南下放牧,卻四出伏兵,見到一個蒙古人就捉一個,見到一個蒙古部落就伏擊一個,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有來無回。在這種血與火的對戰中,打造出一支可以與蒙古騎兵相匹敵北平軍。

第181章 狼性(中)

八月中秋,菊花飄香,經過十數日的圍獵,北平城內各種肉類豐富,雖然糖茶醬醋酒等暫時不能自產的日用物資缺乏,不過有好肉吃有毛衣穿,百姓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中秋節照樣歡樂多多。

照例,除了一些值勤的軍隊外,中秋節放假兩天,北平城內所有部門和工廠皆放假休息。難得清閒下來,萬磊就陪妻子去逛寺廟,上香祈福,並順道去慶壽寺祭拜英魂,沿途看到很多烈士家屬,不忘慰問幾句。

慶壽寺外有駐有一支儀仗隊,約一百人,與其說他們是儀仗隊倒不如說是監視隊,他們負責看守慶壽寺以及住在裡面的沐講禪師一夥人。沐講禪師倒也守信重諾,這十幾日來,嚴守戒約,不出寺門半步,並把寺內的佛像和神位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也算是盡職盡責。

慶壽寺是北平第一大寺,並建有兩座高塔,北平百姓都喜歡稱之為雙塔寺,日常多有婦人前來上香祈福,香火倒也很盛。當然,萬磊不會認為這些來上香的人是信徒,漢人一向是敬天法祖,大多數人拜神只是為了祈福,與信仰無關。

主持慶壽寺的沐講禪師雖然是半路出的家,不過出家三十多年,人又八十好幾了,怎麼看都有大師的範兒,如果不是跟他交過手,誰能看出這個慈眉善目的老頭子居然還是一個武林高手,而且以前還是一個勇冠三軍的人物,這真是人不可貌相。

“萬公子攜夫人前來本寺,實是稀客。”沐講禪師見萬磊進了大殿,停住了敲擊木魚,也放下了手上的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