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上百里,照這樣的航速,離目的地鴨綠江最多還有三天路途。而北路軍順利地佔據了蓬萊諸島,並以這些小島為中心,速度地把渤海口給堵死了,而西北路軍則到了登州附近,正要再分兵推進。
第二天,七月十二日,海面上依舊是風和日麗,負責東北路軍的是一個偏將,叫方忠,是一個老行伍了,不過海上的顛簸讓他晚上睡不著覺,所以精神很不好,而且這海風轉向了,呼呼的北風又幹又熱,吹得他的嘴唇都開裂了,動嘴吃飯都覺得疼痛不已,再加上那些伙伕做的飯又實在難以下嚥,他更是氣得不行。
“劉大手,咱們現在到哪裡了?”方忠強壓著火氣和怨氣,跟一個負責導航的陰陽生問道。他被分派到護送軍糧的任務,是因為他在軍中沒有地位,也沒有後臺,大功當然就沒他的份了。
“方爺,這一片海域咱們很少好,所以小的也不太清楚。”
“那我們還有多久才能到鴨綠江?”方忠有些窩火地問道,其實他從十五歲開始從軍,數十年行伍,遠征過四川和雲南,立了很多軍功才換來這一個偏將的職位,而那個俞總兵仗著父蔭,一下就升到了總兵官的位置,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最多三天,最少兩天就能看到陸地。”陰陽生道。
“這鬼地方真不是人呆的,還要這麼久,真是受罪,回來的路上還得受一趟這種罪。”方忠恨恨不平地埋怨著,不過他不知道,就在前方不遠處,死神已經衝他顯出了死亡的微笑,他這一趟艱苦的海上之旅很快就會被終結,而且連回程都省了。
第210章 海上擴張(九)
“據海鷹所探軍情,這支船隊有船六十五艘,戰船約為十五艘,運糧船五十艘。每艘運糧船上都裝有數千石軍糧,所以航行很慢,且船上只有一些水手,並沒有多少裝備,咱們要對付的,是那十五艘戰船。”這天一早,二十四艘戰船的船長被叫到一處,開戰前動員會議,劉文秀先把軍報作一個通報。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海上戰爭打響之前,同樣也是要打好戰報戰的。而海鷹其實就是海上斥侯,他們乘坐小型快帆船,遠遠地跟著敵船,在保持隱蔽的前提下,儘可能地觀察敵情,並及時向指揮部彙報。有了海鷹的情報支援,打起海戰來肯定更加得心應手。
“情報大家都看完了,這一仗咱們以二十四對十五,肯定要打一個漂亮的殲擊戰。現在又轉颳起西北風,相對於敵軍,我們處於上風向,得了天時地利,更應該完勝敵軍。”劉文秀掃了圍坐在四周的船長們一眼,就道:“廢話少說,現在下達最新的戰鬥任務。”
“鎮遠二號船長羅玉成,你的任務是繞道東北方,乘風下壓敵軍,掩護五艘友船完成東北方的合圍。”劉文秀拿出一面青旗,交給了羅玉成,並鄭重提醒道:“注意聽從旗艦的指揮,總攻令一下,才能發動突擊。”
“是,司令。”羅玉成是個兩十多歲的漢子,一臉堅毅地接過青旗,這種按顏色分的軍旗是為了方便指揮,分為黃紅藍青黑紫等顏色,每一種顏色對應一方部隊,而指揮艦上的旗手揮舞著一種顏色的軍旗,就是指揮相應顏色的部隊,以避免發生軍令不一的情況。
戰爭不是一群莽夫一擁而上,也是要講究戰術方法的。軍隊除了要有勇兵之外,一個好的指揮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北平軍中,不只是海軍使用各色戰旗,陸上的軍隊也是用這種方法來指揮的。
別小看這個色旗法,勝利和生死往往就是由這樣的小細節決定的。一支軍隊有一色軍旗,指揮部讓這支軍隊進就進,退就退,如臂使手,軍隊在戰場上會非常有序,各軍相互配合和掩護,不管是進攻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