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慢,馬上把拜帖送了進去。
其實在明朝,商人的地位是十分低的,特別是那種四處販運貨物的商人,更是歸為賤民一類,不但不能穿綾羅綢緞,子孫後代也不能參加科舉謀取仕途,所以,大部分商人往往會買地當大地主,歸為民籍。
當然,也是有少部分商人比較特立獨行,他們就是愛經商愛逐利,所以在朝廷律法的重重管制之下,他們還是“堂堂正正”地當商人,大有我是商人我光榮之意。而這位米員外就是其中之一,別看他穿著粗布青衣,要論起家財來,說不定王公貴族都比不上。
大財主上門求見,劉貞雖然自視清高,卻也不敢太過擺譜,因為米員外的拜帖中就明說是來送錢的,而劉貞因為糧餉一事早就焦頭爛額了,對孔方兄是又愛又恨,一聽到有人來送錢,那就是兩眼直放青光。
米員外真的是來送錢的,這不,他剛奉承了劉都督幾句,就開門見山:“聽說軍隊缺餉,將士領不到軍餉,不知可有此事?”
“唉,朝廷連連爭戰,錢糧吃緊。”劉貞嘆了一口氣,他堂堂一品大員,當然不會低聲下氣地求人,特別是商人這種賤民,不過形勢比人強,他的語氣之中更多的是無奈,因為再不給發糧餉,說不定前線的將士會把他給撕了。
“國難當前,誰也難以獨善其身,鄙人倒也有些資財,願意捐資五萬貫,以燃眉之急。”米員外倒也爽快,一開口就給五萬貫錢,這可是五千萬銅錢啊,即便是在湖廣,這五萬貫錢最少也能換到兩萬石糧食了。
劉貞一聽到有五萬貫錢,臉皮都不禁跳動起了,他身為朝廷正一品大員,年俸也不過千石而已,這米員外一開口就給了他幾十年不吃不喝都攢不到的錢,他高興之餘,心裡不免有些發慌,天下沒有白掉下的餡餅,人家送這麼多錢,肯定要有所求。
“米員外肯出資助軍,果然深明大義,本官佩服,只是不知。。。”劉貞欲言又止,他可是官場中人,知道官場那些錢權交易的潛規則,知道對方不會不加一些附加條件就白送錢。
“劉大人,鄙人還真有一事想求。”果然,米員外也不是什麼大善人,“鄙人想從湖廣販運些藥材木材白鉛等物,還望大人給條財路。鄙人不會讓大人為難,絕不挾帶違禁物,而且船行北上之時,還會運來糧食,平價出售,以解民困。”
原來是花錢買路的,劉貞心底暗暗地鬆了一口氣。要知道,朝廷對商人的管理是很嚴的,出行要有路引,不然會被當作流民捉去充軍的。而且湖廣剛剛經歷兵災,兵慌馬亂的,如果沒有官軍作為護身符,商人根本就不敢出入。
而這位米員外果然精明無比,一來就給官軍送錢,其實是為以後大發戰爭財輔路。劉貞一想到這一層,反而安心了:“這並無不可,只是這五萬貫錢何時能送到?”
“現已運到江邊,請大人前去接收。”那米員外果然非常會做人,一拱手,手上就多了一疊紙,偷偷地塞給了劉貞,劉貞只是瞧了一眼,原來是一張銀票,一千兩之多,他知這是給自己的“好處費”,所以忙不迭地收進了衣兜裡。
然而,暗暗心喜的劉貞沒有發現,米員外的眼角中顯過一絲冷笑。而他更不知道的是,他已經大踏步地向鬼門關而去了,而那張銀票,將是送他去閻王殿報告的通行證。
第301章 輔路(八)
一下“籌到”了五萬貫餉錢,還有一千兩的好處費,劉貞心裡那個美啊。當然,他不敢貪下這筆錢,所以送走了米員外之後,就讓師爺幫忙給朝廷寫奏章,奏明此事的同時,隨便說一下自己的鎮撫成就。
然而,劉貞的奏章還沒送出城,就有一隊錦衣衛直闖進武昌城,且二話不說就把劉貞所在的官衙給圍了個水洩不通。看到如此架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