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案件的調查逐漸陷入了更深的迷霧。每一位失蹤者的軌跡似乎都指向那座廢棄的精神病院,而關於失蹤者的最後時刻,鎮上的居民們總是口耳相傳地提到“鬼魂的召喚”或“無法逃脫的聲音”。這些聽起來離奇的描述,讓案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到底是失蹤者的精神世界出了問題,還是有某種超自然力量在操控著這一切?
陸辰和安琪在鎮上待得越久,越能感受到這些無形的壓力。鎮上的氣氛逐漸變得沉重,甚至有些居民開始對他們的調查投以異樣的目光。大家似乎都在避免談論醫院,或是隱晦地談論那裡的過往。似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未曾癒合的傷口。
鬼魂的聲音
在一次與鎮上居民的交談中,陸辰得知了一些奇怪的細節。一個目擊者回憶道,最後一次見到失蹤者黃琪時,她似乎在瘋狂地追逐著什麼,但在她的眼中,什麼也沒有。黃琪一邊走,一邊喃喃自語,似乎在回應某個無法見到的聲音:“它在召喚我……我得去它那裡。”
陸辰聽後心中一震。“她聽到了什麼嗎?”
“好像是一個聲音。”那名目擊者回憶說,“她的眼神很空洞,像是被什麼東西控制了。她跑向醫院的方向,就像是聽到了一個無法逃脫的召喚聲。”
這一描述讓陸辰和安琪都有些困惑。看似毫無根據的“鬼魂”似乎在背後潛藏著某種更深的心理學含義。他們感到,單純地依靠直覺來解決這個案件是不可能的,必須從更深層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入手。
安琪的推測:心理投射
安琪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與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理論結合起來,提出了一個推測。她認為,這些所謂的“鬼魂”並非來自於超自然世界,而是失蹤者心理上的一種投射——他們的大腦在經歷極度的焦慮、恐懼或是創傷回憶時,可能會產生幻覺和聽覺上的錯亂,導致他們聽到並看見並不存在的“鬼魂”。
她給陸辰看了一些之前失蹤者的病歷,發現這些人都有長期的心理創傷和未解的痛苦。比如李珊曾有過嚴重的失落感,黃琪則在婚姻破裂後陷入了極度的孤獨。在這樣的情境下,失蹤者大腦的防禦機制可能在不自覺中創造出一些“聲音”或“影像”,這些聲音和影像不僅僅是他們的恐懼的具象表現,也許某些人會認為這是一種無法逃避的召喚。
“你說得對。”陸辰點點頭,“這些人都曾接受過‘引導性治療’,也許這些治療導致了他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脆弱,甚至產生了幻覺。那種聲音或許並不存在,完全是他們內心的反應。”
安琪搖搖頭:“問題是,這種心理反應能解釋失蹤者的行為,但卻無法解釋他們的去向。假設這些失蹤者真的是被幻覺引導走了,他們究竟去哪了?他們的失蹤是否是自願的?”
“或者說,是否有外部力量在利用他們的恐懼?”陸辰的語氣中充滿了疑問。“我們需要去找出更多的線索,瞭解這些失蹤者的內心世界。”
訪談老年人:鬼魂的故事
為了更深入瞭解這座精神病院的歷史,陸辰和安琪決定走訪鎮上的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曾在醫院接受治療的人。或許這些人能為案件提供更多線索。
他們首先拜訪了鎮上年紀最大的幾位居民。李老是鎮上的一位退休教師,年輕時曾因抑鬱症住進過精神病院。陸辰和安琪坐在他家的小客廳裡,李老喝了一口茶後,緩緩開始回憶起自己當年在醫院的經歷。
“那時候,醫院裡有很多病人,治療也很不規範。”李老的語氣有些沉重,“很多人都沒能好起來。我記得自己當時在醫院住了幾個月,聽過不少奇怪的事情。那些病人常常說有‘聲音’在他們耳邊響起,像是某個東西在召喚他們。”
“你說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安琪急切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