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的墨水是無法印刷的。

張超沒法一次到位弄出新式好用的賬本,只能先暫時用零點一版的,線裝好賬本後,裡面都是空白頁,然後手動製表。

毛筆太軟不好畫表,張超便學木匠,用尺子和木筆畫線,最後又從七娘家養的鵝身上拔了羽毛,製成了簡單羽毛筆,在那簡易的賬本表格裡,把借方、貸方、餘額,以及年月日,摘要、記賬號數、科目等幾項都給寫上。

費了好大功夫,總算是製出了一本充滿先進味道的標準明細賬本。

“處默,你把咱們的各項業務各立一個分賬本,比如工程處、餐飲處、總務處、皂鹼處,另外銷售處、採購處,也都立一個賬本,把他們的分開記賬。記住,每一個賬本都是左邊為借,右邊為貸,而且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對每項業務,既要記錄一個賬戶的借方,又必然要記錄另一個賬戶的貸方,即有借必有貸;賬戶借方記錄的金額必然等於賬戶貸方的金額,即借貸必相等。只要你按著這個來記賬,就錯不了了。”

程處默看著那明細記賬表,似懂非懂。

他平時讀的都是經史子集,聖人學說,算術也只學過些簡單的,九九乘法他是會的,但記賬算賬這些他真心不會。

“哎,我這樣跟你說吧,你記的賬,必須得是兩個記賬方向,既不能都記入記方,也不能都記入貸方。其次,你記入借方的金額,必須要等於記入貸方的金融。”

“這個呢,也就叫做複式記賬法了,這樣的記賬法呢,既能更精準不容易出錯,易檢查。而且還能讓看賬時,更簡單明瞭的知道每一項業務的來龍去脈,明白嗎?”

程處默點點頭,又搖搖頭,再點點頭,再搖搖頭。

張超無奈,也管不了這些了,反正現在程處默也只是他叫來打下手的,頂多算是個錄入實習生。

真正的賬,還是得靠自己來做,起碼招到專業的賬房前,還得靠自己。

張超自己也有一本總賬,支出多少,收入多少,餘額多少,這能讓他清楚的掌握自己的資金,做到心中有數。

“小郎君,柯大郎來了。”大丫過來通報。

“請柯大叔進來。”

“三郎,地基打好咧,崖面子也刮好了,接下來就要開始打窖了。照習俗老例,咱得上貢敬神,然後選個吉日開始打窖咧。”

負責張家新窖的匠頭是村正,不過現在村正做了張家的工程處長,主要負責趕建蒸房蒸灶,新窯洞這邊則交給了他的長子柯大郎。柯大郎是柯五的兄長,打小跟著父親學修窖,如今一手手藝也是如火純青,深得父親真傳。

柯大接手修窖後很是用心,盡心盡職,帶著一眾村民挖地基、刮崖面子,前期工作已經比預計工期還提前了好幾天完成。

聽到這個訊息,張超很高興。

修窯洞說簡單也簡單,說麻煩也麻煩。

張家的窯洞到現在才打好地基,也是因為張家的窯洞修的較大。

普通人家是一窖三間,而張超設計的卻是一窖三進九間,每間窯還有左右兩間,等於是三個套房。

不過開始修之後,張超又做了幾次設計修改。

因為家裡多了一家僕人,張超便把三進九間,最終改成了五進十五間。這已經是很長的一排窯洞了。

而且張超還做了一些其它的小修改,比如還在窯洞裡增加了一些小拐窖,用來做儲存糧食、雜物等用。

院子也因此擴大了,還要打水井、建廚房、建馬棚、工具房、廁所以及浴室。

工程量大大增加,好在張家現在手裡有錢有糧,因此請起來人也大氣,人家修窖,都是自己一家人飯前飯後,農閒之時,甚至雨天時挖土修窖,全家上陣,可能得修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