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8部分

的“搶手貨”,好不容易出現的目標被偵查的東北軍戰機順手收拾掉之後,興沖沖趕到的攻擊部隊不得不邊罵娘邊空手而回的情況成了家常便飯。到後來中國空軍乾脆偷偷溜到日本腹地“開葷”,當然這種嚴重不符合“據說”極為呆板的東北軍教條的“自發”行為都是在上級領導默許甚至是教唆下發動的。11月24日,就有39架“快刀”轟炸機就在大批戰鬥機的護航下,“恰巧迷航”到蘇克哈拉山附近,將兩列日本火車和一大段鐵軌炸成一片廢墟。

此時的桑葉河戰場已經沒有“戰線”的概念,只剩下了大批日軍被東北軍重兵集團包圍在散落各處的堅固支撐點中,負隅頑抗。憑著天生的獸性和求生**,被圍日軍一次次發動毫無勝算的突圍,面對東北軍的坦克海、飛機海和炮海,日軍這種行為與其說是突圍,不如說是自殺。雖然日本陸軍航空兵這時候也差不多要淹死的在空中中國戰機的海洋中,但日軍戰機還是每天冒死起飛,試圖去為地面日軍提供一點幫助和希望。

駐東西伯利亞的日本陸軍航空兵此時已經精銳喪盡,對前線戰況徹底失望的日本陸軍航空兵高層拒絕向桑葉河派出新銳戰機和補充部隊。東西伯利亞地區的日本陸軍航空兵不得不蒐羅一切可以飛的東西,將它們推向戰場,這種兩代戰鬥機之間的對戰,結果不言自明,這些日本飛機被大隊“飢腸轆轆”的中國空軍戰機圍追堵截最終被打成一團火球的情景迅速成為桑葉河上空的著名景觀。…;

看著機場上的殘骸,看著編制表上一個個被劃去的名字,難以忍受的巨大損失徹底壓垮了駐東西伯利亞日本陸軍航空兵。11月底,日本陸軍航空兵本部收到駐東西伯利亞日本陸軍航空兵的兵力報告,稱他們還有160 架左右可以稱為“飛機”的東西,其中絕大多數不能立刻升空迎敵。鍾離衛得知這個訊息後一臉的冷笑,這位將軍的脾氣火爆,泛起壞水來也相當可怕,越來越多的日本戰機成為草原上的一灘破爛。

11 月31 日,鍾離衛正式向北京報告,所有越過中西伯利亞國境線的日本部隊已經全部被消滅。在後期對日軍堅固支撐點的攻擊中,中國東北軍蒙受了本不應當承受的巨大損失,困獸猶鬥的日本人的兇狠頑強超過了中國東北軍高層將領們的想象,而北京的“限期全殲”命令迫使鍾離衛作出的強攻的決定。

當明白除非投降,否則再無生還希望之後的日本軍隊竟然從被圍初期的驚恐中沉靜了下來,他們變成了一群手拿武器的殭屍大軍,再沒有一絲恐懼、憐憫或者其他正常人所應該有的感情。面對這樣一群相信“以不死之心戰者生(死なんと戦えば生き,上杉謙信最有名的話之一,抄自《吳子》)”的怪物,天上的戰機、怒吼的火炮乃至奔橫衝直撞的鋼鐵巨獸都失去力量,唯有用東北軍士兵的血肉變成巨大的磨盤,去一點點磨掉日軍的意志和生命。

面對巨大的傷亡,鍾離衛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而是將本可以滾滾向前衝過邊境的鋼鐵洪流硬生生釘在了桑葉河戰役開始前的實際分界線上。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是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國另一側邊界上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土耳其的淪陷,蘇軍已經開始大量的東調,這時候的中國民眾還不知道真正的戰爭就要到來,但北京卻清醒的意識到,土耳其的迅速淪亡將使蘇聯和中國的決戰很快爆發,濃重的戰爭的陰雲正在中國的西部邊疆上空聚集。在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況下,北京需要在東方獲取哪怕只是片刻的寧靜。

雖然戰場上的喧囂日漸平靜,另一條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