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一連三道旨意,震驚朝野。
其一,吏部尚書崔道元,職司銓選,位高權重,理當秉持公心,為朝廷擢拔賢良,輔弼大政。
奈何其私慾燻心,暗結朋黨,營私舞弊,種種劣跡,經詳查俱已鐵證如山。
此等行徑,上負天子信任,下亂朝廷綱紀,罪大惡極,實難寬宥。
依律決斷,判崔道元秋後處斬,其家資悉數抄沒入官,崔氏一門家眷盡皆發往嶺南,永著管束,以彰國法,以儆效尤。
其二,瑞王趙懷朗身為宗親,本應恭謹守禮,忠君愛國,為宗室表率,朝堂柱石。
豈料其不思報效君恩,反為罪臣崔道元開脫,蓄意構陷忠良賢臣,妄圖淆亂黑白。
行徑敗露後,又不思悔改,復忤逆犯上,目無君父,悖逆之心,昭然可見。
其所為者,大傷國體,念在宗親一脈,姑從寬典,著即褫奪其瑞王爵位,削除宗籍,貶為庶民。
令其自省悔過,不得再有犯顏之舉,若再違逆,定當從重論處,絕不姑息。
其三,亦是叫滿朝文武最為震驚的是:
聖上龍體欠安,精力衰頹,力不從心,實難如往日般親理萬機。
然國不可一日無主,為宗廟社稷計,為黎民蒼生計,今冊立皇孫趙元燁為皇太孫。
且著數位肱股重臣悉心輔弼左右,以期皇太孫早日堪當大任,承繼大統,保江山永固,萬民同沐恩澤。
.......
金鑾殿中,盛帝高坐龍椅之上,可即便明黃龍袍加身,依舊面色蒼白,兩眼無神。
當榮親王宣讀立儲聖旨之時,趙元燁整肅衣冠,走上前來,而後雙膝跪地。
只見他朝著盛帝行莊重的稽首大禮,額頭觸地,盡顯虔誠敬畏。
待榮親王俯身頒旨之時,趙元燁當即小心翼翼直起上半身來,雙手捧過聖旨,口中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中鴉雀無聲。
顯然眾人還未從一波又一波的衝擊中緩過神來。
昔日儲位之爭風起雲湧,所有人皆暗中揣度,瑞王爺贏面最大。
誰知到頭來,竟是最不起眼的小皇孫不聲不響地脫穎而出,成了最後的贏家。
榮親王親自將趙元燁扶了起來,眼見眾臣還未緩過神來,當即帶頭,衝趙元燁行了大禮,口中高呼:
“參見太孫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此言一出,昨日被急召進宮的數位重臣交換了神色,隨即雙膝跪地,低頭俯身,跟著榮親王爺恭恭敬敬行了跪拜大禮。
見此情形,身後諸臣縱是心中尚存諸多疑雲,也不敢有絲毫耽擱,皆爭先恐後跟著屈膝跪下,唯恐比身邊之人動作稍慢了些許,落個不敬之罪。
這一刻,便如風吹草低般,滿朝文武悉數跪下,應和聲起:
“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氣勢如虹,聲勢浩大。
這一聲,無疑也是昭告天下人,皇孫趙元燁自今日起,正式成為這大盛朝名正言順的儲君,擔起了江山社稷的千鈞重任!
江潯於起身的滿朝文武中抬起了頭,正正好好對上了趙元燁等候已久的眼神。
趙元燁從未這般站在諸臣面前,接受如此正式的跪拜,整個人繃得緊緊的,一張小臉過分嚴肅。
江潯見狀,寬慰般衝趙元燁輕輕頷首。
趙元燁緊繃的心絃微微一鬆,心中暗道,先生點了頭,說明他方才做得很好!
這般想著,趙元燁的神色便肉眼可見地輕鬆了幾分。
殿中諸臣正緊盯著這位年幼的儲君,自然不曾錯過他與江潯之間的小動作。
眼見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