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中從容面對並欣賞對手,是他們人格完善、個人魅力的具體展現。在我們批評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受不了挫折時,我們能否捫心自問,孩子需要的是僅僅吃苦和挫折本身,還是面對挫折之後的抗挫折能力和越挫越勇的鬥志?”
全場悄然無聲。
我繼續說道:“這次比賽,如果我們要讓父母們看了都覺得好,我們肯定要事先安排,而如果為了每個父母都滿意,就不需要比賽了。社會不是這樣的,無法人為安排,每個人都有拿第一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有落後的時候。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面對失敗的勇氣和心態。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孩子正視自己的失敗,告訴他們現在雖然輸了,但你很努力,只要你找到失敗的原因並繼續努力下去,你一定會成功,我們為你的努力而感到自豪!”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1 學會給孩子愛與自由
杯裡的咖啡被我漫長的回憶完全冷落了,窗外的雨還沒有停止,仍然動聽地把帶著雨味的春風送到我面前。人都會受環境影響,在特定環境之下就會想到特定的事情,這就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中最重要的建立環境,作為教育者最重要的就是把學習者引到環境之中。
在我的眼中,萬物都是教材,關鍵看使用者有沒有教育意識,就如同武林高手是沒有武器的,只要有他自身就夠了。我也在儲備著自己的能量,每看一部電影或圖書,我都會詳細記錄下主要內容、適合多大孩子看,等等。能和孩子們分享這些心得,這絕對是一個愉快的過程。
這段時間,我在看偉大的建築師丹尼爾·李布斯金的自傳《破土》,他的一個習慣就是在餐巾紙上勾勒建築草圖,美國丹佛爾美術館的草圖就是他在餐巾紙上完成的。此刻,我也學他,在手邊的餐巾紙上寫了一個字……“愛”!
事實上,這段時間以來,我經歷了很多“因愛而生”的事件。
這強大的愛幾乎把我逼得喘不過氣來。到底什麼是愛?愛不是你給了什麼,而是讓對方得到了什麼。愛是考慮對方的感受、對方的獲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需要。愛是不求回報,愛是可以放手。
孩子有很多種,父母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孩子搭配不同的家庭,這成千上萬的組合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孩子們是懂愛的,他們知道誰在愛著他們,他們理解愛的方式,哪怕這種方式是嚴苛的,內心中他們也懂得。
父母要愛自己的孩子就需要視孩子為獨立個體……他只是在年幼時才需要和你在一起,作為父母只是在盡一份社會責任。這是“愛”的基礎,只有內心不把“孩子”狹隘地當成附屬,才能做到大愛!孩子成年後,他可能會是一名技術工人,可能會是一名科學家,也可能會是一名城市清潔工,但那就是他,他自己的幸福。作為父母你能否驕傲地告訴所有人,這就是我的孩子!你能否承認那是獨屬於他自己的幸福呢?如果能,那麼,你做到了愛,做到了承認他的愛。
當你不再認為孩子是僅屬於你的附屬物時,你就會開始學會尊重他、寬容他所犯的錯誤,不再因為他身上有了你的基因而把自身的壓力轉加到他身上,你甚至會開始仔細琢磨和他交流的遣詞造句,因為你能體諒他的處境,也能直指他的錯誤,你會按照一個社會的標準來要求他、指導他。當你有了這樣的愛,你也就給了他自由!給了他生長的自由,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
那到底什麼是自由?對成年人來說,自由意味著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需要有生存的能力、掙錢的能力、尋找幸福的能力。這些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的自由度,決定了他和這個世界的關係,這自由的獲取來源於他們每一秒的成長。
這自由不是為所欲為,不是揮霍無度,而是一種獨立思考和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