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里的路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對於疲憊不堪的冀明來說,走到中心小學宿舍身體都已經到了極限。
秦舒瑤腳踝就是硌了一下,沒有大礙,這會兒已經不疼,回到大本營,都是宿舍,人氣旺盛,她也不怕了。
冀明將秦舒瑤送回宿舍,回到自己屋倒頭便睡,睏乏、疲憊一股腦湧上,他沒堅持兩秒,很快呼嚕聲震天。
冀明睡了個昏天黑地,直到手機急促的響聲將他從睡夢中驚醒,冀明一看已經八點了,當下驚出一身冷汗。
冀明看手機是劉遠征打來的,不敢怠慢,慌忙接通,只聽電話裡傳來劉遠征威嚴地聲音,
“小冀,你在哪呢?怎麼不見你人?”
“劉總,我我我……”冀明支支吾吾不知道怎麼解釋才好,總不能直接說自己睡過頭了吧?
正在冀明左右為難時,劉遠征可沒工夫猜他的心思,急聲命令道,“你去風電場一趟,那裡需要人手,帶幾個人過去幫忙,無論如何也得將風機運上去。”
“是劉總,我這就去。”劉遠征沒有問他睡覺的事,冀明長長鬆了口氣,而後連忙向劉遠征保證。
等掛完電話後,冀明快速起床,匆匆洗漱完畢,小跑著向工地上趕。
冀明趕到風電場,正趕到幾個人在更換風電場的標示牌,把原來的“場”改成了“廠”,冀明驚訝不已,不由上前詢問。
“師傅,怎麼將字改了?我記著張北大大小小的風電場都是用的這個‘場’,不是新牌子上的‘廠’。”
這人穿著工裝,約摸五旬年紀,發紅的臉龐正在掉皮,顯然是水土不服,被張北的風狠狠摧殘過。
聽到冀明詢問,漢子將手中的舊標示牌扔進垃圾桶,拍拍手這才不緊不慢轉過身,上下打量冀明一眼,反問道,
“你是幹什麼的?”
“師傅,我是過來幫忙的,聽說你們這裡的風機運輸出問題了,看能不能幫上忙。”冀明一臉真誠。
聞言,漢子神色才緩和一些,先向冀明解釋換牌的原委,“好,歡迎你,你不是想問為什麼換標示牌嗎?這裡面可是有緣由的。”
漢子當下細細說起來,“在這裡,我們計劃建成世界上首個智慧化網源友好風電廠,這個廠不是傳統的‘場’,傳統的‘風電場’概念是多臺風機組成的場地,是叢集的意思,有自由獨立,想跑就跑的意味,以前的風電場不具備網源友好的概念,隨機性、波動性太大,有風就發電,沒風就罷工。”
“這樣的電源對電網衝擊很大,發出的電也無法為電網經濟有效利用,大家都稱為垃圾電。”
“而我們要建成的‘風電廠’,則是有電力系統的概念,它和電網以及電力系統緊密相連,成為統一一體的系統,就像火電廠這些常規電源一樣,可調可控。”
“而且還有一個關鍵點是,傳統的風電場內每個風機獨立自主執行,執行方式不對電網開放,執行資料等資訊無法與排程對稱,資訊的實時性較差,不具備功率、頻率和電壓的動態控制能力,預測精度也很低,發電出力和計劃出力偏差太大。”
見冀明聽得有些迷惑,漢子換了個說法,
“這樣跟你說吧,傳統的風電場每個風機都說自己的語言,各說各話,語言不通,接入電網後排程聽不懂,也不能第一時間聽到。”
“所以咱們第一步做的就是打破語言壁壘,使風電廠內每颱風機資訊都能實時同步傳送,所有風機都聽排程的命令,打好統一語言的基礎後,將為千萬千瓦級風電廠併網提供技術參考和鋪墊。”
“到時候實現電網和風電廠之間的資料無縫銜接,交流順暢,風電將會變成和火電這些常規電源一樣的穩定電源,而且還具備火電不具備的優勢,在參與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