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壓縮到500噸。
當時最大的貨車只能載重150噸,我們就定製256個輪子,長達85米的巨型平板車。
汽車太長無法拐彎,我們就提前規劃計算,途徑的彎道不夠就拓寬,橋樑不夠結實就加固,特高壓這個世界無解的難題終於在我們手上被一點點瓦解。
08年12月首條交流1000千伏特高壓投入商業執行,這證明我國已經徹底掌握了特高壓技術,而且是從裝備到組裝的各個環節都是絕對的國產化!”
“老宋,真了不起,難怪我前兩天看訊息,說國家電網公司控制全球所有特高壓電路標準,準備主導5個國際新技術委員會,還要承擔9個秘書處工作,就連美國的電力系統都要開始講中文了。”
冀明滿臉激動,聽到在世界上揚眉吐氣,他比誰都高興,這就是青年那股蓬勃的朝氣。
“可是老宋,這和我去張北有什麼關係?”冀明話音一轉,再次追問,覺得自己都被老宋帶偏話題了。
“你小子怎麼是榆木腦袋,不會類比嗎?不會分析形式嗎?一個月前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你看了沒?”老宋恨鐵不成鋼的反問道。
“看了啊,我知道減排成了世界共識,咱們國家將減排提上日程了!”冀明愣愣回答,不知道老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你說要怎麼減排?”老宋步步緊逼。
“這,這個,我怎麼知道?我又不是環境部的!”冀明無語。
“小冀,非讓我給你掰開了揉碎了你才明白!”老宋氣呼呼的在qq上訓斥,
“咱們國家現在是發展中國家,佔比重的是工業,而不是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而且工業規模和類別還會暴增,這是不爭的事實。
工業發展,對應的就是碳排放量的增長,這是一個等號,發展經濟不僅不能減排,還會增加碳排放量!”
“是這個道理!”冀明幡然醒悟,這才回味過來,國家發展工業對應碳排放量,甚至在國際研究中,依據碳排放量決定國家發展程度。
中國正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然要大力發展工業,與之對應的就是碳排放量的增長。
“老宋,那怎麼辦?這似乎是個難解的命題!”
:()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