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排程室忙碌起來,專家院士都住在這裡,夜以繼日分析。
裝置廠家更是被轟起來,聯絡公司緊急做各種抗干擾試驗,盡全力將裝置零件的抗干擾能力增強,然後馬不停蹄將裝置部件運上來更換。
連續三四天更換測試,困擾眾人多時的難題終於迎來了轉機,最終分析問題出在一塊整合控制板上,電壓增強後,這塊整合控制板抗干擾能力減弱,導致資訊系統訊號傳輸失靈,最後採集不到資訊。
更換更高強度抗干擾能力逆變器後,採集失靈問題迎刃而解。
第四天中午,所有人緊緊盯著排程室最中央的顯示屏,這塊最大顯示屏是排程的核心,也是所有控制系統最關鍵部位,之前一直沒訊號。
而現在解決干擾問題後,到了驗證能否成功採集訊號的時刻。
所有人都在緊緊盯著周老,情緒緊繃到極點,連呼吸都放緩到極點,生怕干擾系統訊號傳輸。
眾人目光隨著周老動作轉動,死死盯著他一舉一動,心臟也隨著越繃越緊,怕影響到周老,大氣都不敢喘一下,整個會議室安靜地落針可聞。
直到周老按下啟動按鈕,黑色顯示屏上先閃出一大片雪花,而後一大片複雜資料,曲折曲線出現在顯示屏上。
眾人緊繃壓抑到極點的情緒瞬間找到宣洩點。
伴隨著雷鳴般的掌聲,而後是喜極而泣的歡呼。
“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成功採集到訊號,接下來就是系統聯調,監控風電、光伏、儲能出力,平滑輸出,隨著風機吊裝,光伏越接越多,電能輸出也會越來越多,一切水到渠成,按部就班。”
“是啊,建設金太陽工程就是爬山,咱們歷經艱難險阻終於翻過頂峰前最後一塊大石頭,爬上頂峰接下來就是下山了,雖然下山也有坎坷,但無疑會順利許多。”
“感謝我們的英雄。”眾人歡呼,有年輕專家抓住冀明將他拋起來,所有人加入其中,用最原始的方式表達對冀明的感謝。
輸出曲線由曲折一點點向圓滿進發,距離最初設計的目標越來越近;突兀高起、急轉直下漸漸變得平滑,是風能、光能、儲能相互配合,輸出越來越平滑的標誌。
一切的一切進入快進鍵,一切都在向好。
風機吊裝搶修進度,各項建設業務也在加快進度,隨著天氣轉冷,所有電力奮戰者越來越辛苦,但是工程進度卻以一種驚人進度推進,這項領先世界的風光儲輸示範工程觸手可及,將在大家手中誕生。
在工程建設後期,冀明和秦舒瑤被調到綜合部梳理該工程的典型經驗,看著一項項成果,他們親自參與見證的奇蹟,冀明感到驕傲和自豪。
這片壩上草原見證了奇蹟的誕生,在世界範圍內首創新能源發電的風光儲輸聯合執行模式。
世界上規模最大,集風電、光伏發電、儲能、智慧輸電於一體的新能源綜合利用平臺。
國內首個電網友好型風電場。
國內容量最大的功率調節型光伏電站。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多型別化學儲能電站。
風光儲輸示範專案融建設、科研、執行與試驗於一體,656名科研人員、5家科研院所及清華大學等11所重點高校參與科技攻關。
最終實現5大技術突破、10多項自主裝置研發、20多項技術創新、70多項智慧財產權落戶,以及培養出100多名新能源領域高層次人才。
這裡不僅實驗了世界上新能源領域最尖端的科技,也試驗了最先進的執行理念。
面對世界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時,新能源所固有的波動性、隨機性、不確定性導致的併網困難,被公認為垃圾電,無法被大規模應用的世界難題,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