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了規劃,直到未時末,有吃了一頓飯,才帶著人回去。
臨走,還讓掌櫃打包了幾大食盒的吃食。
回到隊伍,兩人先是給宋老太太和兩個孩子送了吃的,然後是王老、杏兒、三娘等人,最後才拎著個食盒去找村長。
村長早就等著了,看見何依依來了,迫不及待地便迎了上來。
“九兒,怎麼樣,我們能進城嗎?”
何九兒先把食盒遞過去,“小食集的吃食,村長大叔先吃點,我們慢慢說。”
村長這個時候十分焦急,哪有心思吃東西啊,叫來自己的孫子讓他把食盒交給村長夫人,便回購頭來再次追問。
何依依也沒有再賣關子,“進城恐怕是不行,咱們人太多了,您先把咱們的人員資訊整理好給我,我明天去趟縣衙,先把戶籍的事情解決。”
村長從懷裡掏出一本厚厚的冊子,“早就準備好了,都是最新的。”
這趟出行,因為他們的隊伍太過龐大,所以沒有經歷什麼大的衝突,但是長途跋涉和氣候變化還是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一共有六個老人和兩個孩子離開了,基本上都是那場雨和降溫導致的,對於三四百人的龐大隊伍,已經是很難得了。
何依依接過冊子遞給宋瀾,繼續說,“我打聽了下,這裡的縣令是個安民如子的好官,明天我先去縣衙問問看,看看朝廷的律令再決定怎麼辦,村長大叔一定要管好村裡人,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惹事。”
村長自然練練稱是。
第二天一早,何依依又跟宋瀾進了城。
找了彭掌櫃作陪,去拜訪縣令馬大人。
昨天彭掌櫃已經到馬大人家裡送了拜帖,所以他們到的時候,馬大人家裡已經準備好待客了。
拜禮是彭掌櫃準備的,一支徽州狼毫筆,不過分貴重,也不會失禮。
打著官腔寒暄了幾句,何依依便拿出名冊,提起了今天來的目的。
因為事先已經知道了何依依今天來的大致原因,馬大人也沒有過多周旋,直接便說了。
“按理說安置災民是我等為官者應盡之責,然朝廷並未有律令傳下,實難以安置災民名義行事,如需落戶谷陽城,可按災時移民辦理。”
何依依聚精會神地聽完了這段話,還是在心裡過了一遍才明白他的意思。
心裡暗歎,這中過進士的就是不一樣,都不會好好說話了,好好奇段文現在說話是不是也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