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非常感興趣。

鄉鎮幹部每個月的死工資,也就三百出頭,每年最終能拿多少獎金福利,還是要看鎮上衛生治安罰款、鎮屬企業上繳盈利及承包費等非稅收入的情況。

一般說來,鎮上的非稅收入,優先保障鄉鎮教育、計生、完稅、農水等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但剩餘較多的情況下,多發些年終獎、多搞些名目發些福利,也是上下都默許的行為。

這兩年梅溪鎮財政緊,除了平時混個吃喝,鄉鎮幹部能裝進口袋的收入,甚至還不如工廠的普通職工,過得緊巴巴的,回家裡都給婆娘罵沒出息。

這離春節還有兩個月,聽著鋼廠在年尾這兩個月能實現盈利,這興趣就立馬高起來了。鋼廠是鎮屬企業,有了盈利就要上繳,要鎮上要年尾能多百十萬的非稅收入,大家的年終獎就有著落了。

“我正想找老何你說這事呢,其他幾個鎮長都在,那就邊走邊說,”沈淮說道,“鋼廠整頓到這一步,只能說是初步有成效,接下來還要面臨很多問題。鋼廠自身要發展,發展資金首先要靠自身積累;鎮上財政緊張,鋼廠是鎮屬企業,不能袖手旁觀;另外,鋼廠的管理層跟職工,也要正常工資之外的物資激勵——這些目前看來,都需要從盈利來,就涉及到鋼廠有盈利之後,如何分配的問題。”

“沈書記,你說說,鋼廠這邊畢竟還是以你為主,縣裡都下文的。”何清社不急不躁,就算把盈利都收到鎮裡來,也不能都裝進自己的口袋,何苦強出頭得罪人?

“下一次黨政會議,我就會提鋼廠盈利的分配方案,”沈淮說道,“鋼廠發展最為重要,盈利的60%,應作為發展資金保留下來。鋼廠是鎮屬集體企業,發展壯大,最終得利的還是梅溪鎮,這個倒沒有什麼疑問。剩下的盈利,20%上繳鎮上,緩解鎮財政壓力。20%作為額外激勵,在鋼廠幹部職工內分配;而額外激勵,我也主張向管理層傾斜……”

“我看這個方案可行……”

何清社打心裡認為最後只有20%的盈利上繳鎮上,有些少了,但話說穿了,要是沈淮一分錢不交給鎮上,拿出更高比例的盈利給自己發獎金,又能奈他何?

這個方案至少從表面上看,還是公平的,畢竟鋼廠幹部職工拿來分配的盈利,不比上繳鎮上的更多。

何清社不表達意見,其他人則更不想表達什麼意見,只是內心掩不住的有些失落,才上繳20%的盈利,那能有幾個錢啊?不要最後弄個幾萬塊錢,連打發叫花子都不夠。

“還有一個事,今天趕上,就一起說一下,”沈淮說道,“雖說鎮上把企業辦的工作分配給我,我也沒有精力去認真的管一下。昨天我才翻看了一些資料,存在的問題嚴重啊!”

沈淮一說問題嚴重,何清社等人的汗毛就立了起來,停下腳步,將沈淮圍在中間,聽他細說。

“企業辦本來是轄管一些有經營專案的鎮屬企事業單位,但這些年,對外經營的企事業單位,能承包出去的,也差不多沒剩下的。承包費的收取,也一直是財政所的事,企業辦就較為冷清……”

聽沈淮不急不躁的說到這,何清社以為沈淮嫌權力小,鋼廠這邊走上正軌,就想回鎮上抓權。但不管怎麼,何清社還是不動聲色的聽他說下去——沈淮背後有新市委書記撐腰,何清社還不會不知死活的跟沈淮爭什麼。

“問題出在承包費的測算上,”沈淮慢騰騰的進入正題,“拿鎮接待站為例,每年承包費才八萬,太低了。”

鎮幹部們聽到這裡,心臟就陡的縮起來:沈淮這是要開始對杜建下手啊,誰不知道承包接待站的何月蓮是杜建的姘頭?

“哦,老郭就這事也跟我彙報,”何清社見沈淮要對杜建下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說道,

“當年鎮上建接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