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以為,兵貴神速。可先派五十艘戰船守住渤海出口,形成甕中捉鱉之勢,戰船再大舉殺入渤海灣,定能一舉而掃平海賊。”副將王寧也是個小白臉,不過卻是一副運籌帷幄的神色。
“此計太過冒險,我軍主力若是先攻入渤海灣,那運糧船就無船護衛,恐怕有失。”在座的一位小御使站起來,道:“以屬下看,當分派兵力守出渤海口,大軍先護送軍糧北上,待軍糧運到之後,再合兵西進渤海灣,定能一戰而清靖清海賊。”
“楊大人未免太過於謹慎,據我軍所得之情報,渤海灣內只有賊軍二十餘艘,何足為懼。如按楊大人之策,此戰必定耗時長久,若久戰不決,只怕我軍士氣受損。”另一個參將道。
“陳將軍所慮為是,我軍遠道北來,軍中將士水土不服,多得暈船之症,若是久戰不下,恐怕士氣大降戰力受損。”又一偏將道。
其實,明朝這支水師是臨時拼湊起來的,很多海員都嚴重缺乏訓練。此時已經是七月中,經過長達半個多月的航海,非但沒有磨礪出一支深通海性的海軍,還有很多人病倒,甚至水師中還參生了厭戰情緒,這未戰士氣就先變弱,如果拖的時間越久,就越有可能全軍崩潰。作為下層將領那些偏將遊擊什麼的都是憂心忡忡,希望戰爭早點開打,能早點離開這讓人生厭的大海。
武將一方紛紛要求速戰速決,文官中除了楊子榮拒理力爭之外,其他人都沉默不語,其實他們也不想在這海船上多呆,因為這海邊又腥又臭,人幾天不能洗澡,渾身難受無比,他們巴不得馬上結束這場戰爭,好早點回京去繼續過那紙醉金迷的好日子。
部下們幾乎眾口一詞了,俞敏也不能違背大家的意願,按照陳暉的建議,兵分三路,一路是運糧船隊,一共是五十艘滿載糧食的福船,由十五艘福船隨行護送。一路是北路邊,由八十艘福船組成,在渤海入海口一線巡邏,嚴防海賊船逃竄。一路是西路軍,由兩百來艘戰船組成,每五十艘戰船一個小隊,分成四隊按四個方向進入渤海灣,一路橫掃,力爭速戰速決。
明水師的作戰計劃一定,全軍集結休整一晚,第二天就開始分兵行動。在離威海衛不遠的海域上,十幾艘小型全身淡藍色的快帆船在晨光的輝照下,快速地離開。如果不是眼尖細看,根本就看不出來。
而在離威海衛以北約五十里的地方,二十四艘戰船靜靜地停在那裡,如一條毒蛇一般盤旋在原地,等待機會發出最致命的一擊。很快這十幾艘快帆船就回到戰船陣不遠處,快帆船上的水手們打了一通旗語,才迅速地向東邊而去。
“先生,海鷹回報,說敵軍已經分兵,有數十艘戰船向北而來,正好路過咱們附近。”劉文秀帶了一份情報,興奮地衝進了萬磊的小辦公室。
“來得正好,等了這麼多天,咱們也該動一動筋骨了。這一仗是咱們海軍成軍以為第一仗,要打得漂漂亮亮的,有沒有把握?”萬磊也高興地站了起來,他怕就是怕明水師總是集結成一軍,這樣遊擊打起來就困難了。現在好了,明水師分兵了,先吃掉這一塊小的,再去吃掉大的,難度也不太大。
“屬下定全力以赴,力爭完勝。”劉文秀右手握拳貼胸,正色地說出了自己的保證。
“好,這一仗才看你的了,我不要求勝果有多大,只要求以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化的勝利。”萬磊也回了一禮,跟著就出了書房,去指揮室參加戰時會議,而一場海上的生死較量,馬上就要展開了。
劉文秀知道萬磊求穩不求快,心裡也有底了,他先是下令整支船隊起錨揚帆,向東北行進約一百多里,避開東北路而來的明水師。因為明水路各路拉開的距離越大,開打的時候就越是不能趕來救援,這就能讓海軍保持以強打弱的優勢。
第一天,沒有戰事。明水師東北路軍非常順利地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