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過來就能接手。
從遼東到平壤,那可是漢之四郡啊。
房玄齡嘆了口氣。
“陛下,遼東封地置換到更北更東邊去,只怕沒人願意啊。那些地方,是部族的地盤,那裡還是蠻荒之地啊,又冷又偏。”
“而且,如果要置換,那請問,遼南文遠的封地要不要置換?”
遼南是李超家的封地,而李超早在六年前已經自己動手打下了遼南,並已經在這裡經營了六年,投入巨大。建立了旅順港、大連港等兩大商港,還不斷的向這邊移民,如今這邊農莊遍地,港口商鎮繁榮,擁有好幾十萬的人口。
造船廠等工坊林立。
李家能答應把這封地交還朝廷,置換到那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子裡去?
李世民也皺起了眉頭。
“封臣們的封地,也只是享受三分之一的稅收,這方面朕可以想辦法給他們補償。比如說李家在遼南的封地,置換後,他們在遼南的所有私人財產依然還是他們自己的,造船廠、礦廠等也能繼續營業,農莊也依然是他們自己的,甚至連他們自己修的港口,也還是他們的。這些,朕保證不會變的。”
但房玄齡卻覺得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
確實,封臣對領地最大的收益,就是三分之一的稅收。但遼南能跟其它地方一樣嗎?李家在這裡經營六年,如今這裡可不是普通的領地了,這是大唐…高句麗…百濟…新羅…東瀛航線上的重要商港,尤其是如今大唐馬上要滅亡高句麗,那以後朝廷開發遼東,緊鄰著登州的遼南商港,地理優勢更大,以後工商貿易肯定更繁榮。
換句話說,如此繁華的商港,一年得收多少稅?李家哪怕只拿三分之一,可也不會少。
換塊老林子封地,李家靠收採藥人和捕獵人的稅嗎?那一年才能收幾個錢?
“遼南的位置確實好,與北方第一大港登州隔著不遠的海峽相望,而且不論是去遼河口還是鴨綠江口,都近。與契丹、室韋等的交易,從登州到遼南,再去遼河口是最快捷方便的。去東北海上三國,那也算是必經之地。”李世民越說越是捨不得遼南這塊寶地了。
而且這裡不但有商貿之利,關鍵還在軍事上十分重要啊。
登州是大唐的東都,同時也是大唐北方最大的商港,如果朝廷控制著遼南,那麼登州就多一層保障。
“陛下,遼南雖是李家封地,可朝廷一樣駐軍、派官啊。”
“那不一樣。”
李世民道。
他可以預估到,當高句麗滅亡後,朝廷必然開始開發經營遼東,到時侯,遼南這個地方,就會迅速的繁榮起來,甚至能成為跟登州一樣的繁華大城。
平白分三分之一的稅給李超,這朝廷一年得損失多少?一百萬還是兩百萬貫?
一年又一年,朝廷得損失多少。
“陛下如果真欲換封,那臣以為只能以鴨綠江以南的高句麗之地換。那邊氣候與遼東相似,土地還更肥沃一些。”
可李世民也捨不得那邊。
從鴨綠水到漢江的高句麗故地,可比遼東的山區要肥沃的多。
“遼東朕所欲有,平壤亦朕所欲有!”
“陛下,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房玄齡還是勸說道。
“算了,待先平滅高句麗再說吧。”李世民無奈搖頭。
三月。
遼海冰消。
唐軍艦隊自旅順不凍港結束休整,直接抵達建安城下。
到了此時,高句麗已經徹底糧絕,據報,建安城裡的高句麗人已經把戰馬都吃光了,現在已經在吃人。
吃人。
這已經是到了最絕望的時刻,可乙支文德還不肯降。但高句麗此時雖然還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