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啟用“朝鮮”這一國號。
明太祖宣佈了十五個“不徵之國”,此舉不僅標誌著中國基於現實,正式承認“普天之下”除了本國之外還存在其他政治體,而且以“南京宣言”的形式向世界宣佈:不會以武力的方式將其他國家領土納入到明朝統治之內,意味著太祖試圖在自己的主導下,建成一種和平的國際新秩序。
從此,中原王朝在實踐中不再將與周圍屬國的關係視為國內各地區關係的延伸,也不再用解決國內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處理這種關係,而是採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即封貢體系或宗藩關係。中國與朝鮮半島的關係不僅較早地步入封貢體系,而且一直是這一體系的典型,對後來中國全面確立封貢體系具有示範意義。
朝鮮王朝建立之初,李成桂更是積極推動與明朝建立封貢關係,在他即位之初的半年裡,就先後九次遣使赴南京。明太祖不僅正式承認了朝鮮政府,而且明確闡明瞭中國的對朝態度:“我中國綱常所在,列聖相傳,守而不失。(王氏)高麗限山隔海,僻處東夷,非我中國所治。”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二 中朝兩國戰前實錄(3)
明朝為朝鮮所提供的安全保障,不限於本國對朝領土沒有慾望,還包括在朝鮮遭遇第三國入侵的時候負有援助義務這一點。從這個角度可以說,兩國宗藩關係具有“戰略同盟”的意義。這種同盟關係體現在兩國貿易上,也表現得比較特殊。當時,明朝特別允許朝鮮可以購買明朝嚴禁出口的硝黃、火藥等。
得到明王朝的安全保證之後,與明朝奉行德化外交相輔相成,朝鮮積極主動地奉行“事大”政策,使雙方之間的封貢關係更加牢固和深化。“事大保國”成為朝鮮世代王室遵循的不變國策。
朝鮮王朝發展到公元15世紀末之後,慣於太平、老於世故的功臣勳舊後裔把持國政的情況日益嚴重。他們無寸功之有便可做人上之人,吟詩作對和消極保守成為他們主要的日常生活內容。另外一股透過儒學選拔得到晉升的勢力與他們形成有力抗衡,這便是“士林”。兩派之間的黨爭內訌此消彼長,半個多世紀以來從未停息,此間還夾雜著暴君的酷政,以致朝綱紊亂。此等亂象嚴重阻礙了李氏朝鮮的發展。
到了公元1567年,宣祖李昖繼承朝鮮國王位,士林大臣挫敗勳臣勢力,在政爭中佔居上風,但士林內部又發生分裂,裂變出所謂的西人黨和東人黨,二者前後交替把持政局。由於國家土地兼併已達到十分嚴重的地步,朝鮮王朝經濟和政治跌入全面危機時代,幾乎導致政權癱瘓,內耗依然無休止,邊防渙散也就在情理之中。
朝鮮國王雖然將豐臣秀吉意欲侵略大陸的訊息飛報北京,但其國內對於這樣重大的事件也沒有激起足夠警惕,只是派出三名官員巡視半島南部三道,以作“備倭”之舉,但官員們藉助修繕城池之機大肆搜刮,引起當地人民的強烈不滿,怨聲載道。當時朝鮮的名將申昱和李鎰雖然作戰勇猛,但赴各地視察武器時,只重視弓刀,對火器卻十分輕視,不屑地說:“難道它們能百發百中不成?”
日後日軍登陸入侵併連下城池之時,朝鮮武備已廢弛多時,“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個郡縣大多數沒有佈防,朝鮮政府才意識到危機的嚴重,但是為時已晚。
公元1591年7月,北京從朝鮮國王李昖那裡得到豐臣秀吉打算入侵的訊息。與此同時,明朝政府從琉球國王尚寧和赴琉球中國商人的報告中,也獲知了這一訊息。甚至被倭寇擄掠到日本的江西吉安人許儀也透過自己的渠道嚮明朝傳遞了這一情報——許儀在薩摩行醫二十餘年,當他得知豐臣秀吉企圖出兵“侵朝徵明”的訊息後,立即派其弟子朱均旺給福建巡撫送去密信,告知日本的備戰事宜。
奇怪的是,明朝政府對於來自朝鮮、日本和琉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