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詔已經發出十多天了,還不見山東巡撫丁寶楨的奏摺,小皇子載淳有點坐立不安,這十幾天來,他一直在焦急地盼望著山東巡撫丁寶楨的奏摺。 只要丁寶楨的奏摺一到,他就可以召集軍機處的大臣開會,商議殺掉安德海的事情,安德海很快就會人頭落地了。 小皇上載淳掐指一算,安德海離開京城已經十八天了,應該進入到山東境內了,可是丁寶楨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有關安德海的資訊一點兒也得不到。 小皇上載淳心急如焚。 上次,小皇上載淳和慈安皇太后商議了計策,巧妙地獲得了慈禧皇太后的同意,讓小皇上載淳在慈禧皇太后生病期間,處理朝政一些不重要的奏摺。 小皇上載淳獲得了這個權力後,他就可以優先第一時間獲取丁寶楨上奏給朝廷的奏摺,隨時關注丁寶楨的奏摺,瞭解安德海的動向,關注安德海的違紀問題,以便隨時制定捉拿安德海的策略。 當時慈禧皇太后滿口答應了慈安皇太后和小皇上載淳的請求,可是過後,她又有點後悔,她不應該答應小皇上載淳處理朝政事務。 不過既然答應了,她也不好出爾反爾,最後就又附加了一個條件,小皇上載淳看奏摺,只能在她的寢宮裡面看,不能把奏摺帶出儲秀宮。 她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小皇上載淳看完奏摺後,一旦有什麼重大事需要處理,她便及時與小皇上載淳商議此事。 慈安皇太后和小皇上載淳為了能夠及時得到丁寶楨的奏摺,不讓慈禧皇太后看見,勉強答應了她的這個附加條件,同意小皇上載淳在除鏽宮內看奏摺。 就這樣,小皇上載淳每天早晨按時到儲秀宮上班,向慈禧皇太后請安後,開始看奏摺。 其實小皇上載淳的心思根本沒有在這些奏摺上,他只是一心一意地關注著山東來的奏摺,那份讓他日夜牽掛的丁寶楨的奏摺。 小皇上載淳的內心十分焦急,密詔發出去十幾天了,就是遲遲不見丁寶楨的奏摺。 他每天按時來到儲秀宮上班看奏摺,表面上看似漫不經心,可是內心卻十分焦急。有時還暗自揣測,他發給丁寶楨的密詔,丁寶楨是不是沒有收到。 如果丁寶楨沒有收到他的密詔,該咋辦!轉而一想,不可能。他是派專人,以六百里加急送去的,不可能在路上走丟。 這樣一想,小皇上載淳的心又安了。 其實,小皇上載淳的擔心是多餘的。 丁寶楨早已接到小皇上載淳的密詔了。他接到小皇上載淳的密詔後,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他立刻寫了密札,以四百里加急速度將密札送到德州知府王有才的手中。 他令德州知府王有才密切關注安德海進入山東境內的一舉一動,如果安德海一旦有違法行為,命令他立刻以六百里加急速度,把奏摺上報給濟南府。 德州知府王有才接到山東巡撫丁寶楨的密札後,立即召集他的心腹商討此事。 此事事關重大,不可疏忽,不能自作主張,必須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才能定奪。 德州知府王有才,為人狡猾,城府頗深,做事十分謹慎。 山東巡撫丁寶楨,對德州知府王有才,一向不太賞識。他也清楚此人靠不住,不能太信任他。可是迫於無奈,事情緊急,他也只好將此重任交給王有才去執行了。 丁寶楨想,王有才他再有多大的膽子,他也不敢洩密,因為這是皇上的密詔。他頂多就是不去執行,把安德海放走。 自從接到丁寶楨的密札後,德州知府王有才就寢食難安,焦頭爛額,一籌莫展。 他整天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這麼艱鉅的任務,他實在難以完成,這兩頭都得罪不起。 一邊是他的頂頭上司丁寶楨,他不敢得罪。得罪了,丁寶楨上奏一份摺子,他的烏紗帽幾乎就很難保住。 縣官不如縣官,天高皇帝遠,在山東地界,當然是他說了算。 一邊是慈禧皇太后身邊的大紅人安德海,四品藍翎太監大總管,當朝文武百官,王公大臣都讓他三分。他算個老幾,敢跟安公公叫板,這不是拿雞蛋就去跟石頭碰,把他碰個稀巴爛。 這就叫蚍蜉撼大樹,自不量力。 跟安公公去較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