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巡察各道。
這個提議一出,裴寂、封德彝、陳叔達、蕭瑀等一群宰相重臣們紛紛附和。
李世民當時在殿上都懵了,他很確定,太子這個奏議宰相們肯定是已經事先知道了的。而他們都支援太子,這說明宰相們更偏向於太子。
太子這一刀相當的狠,直接就是衝著他手上的地盤來的。
現在全國的行臺並沒有幾個,朝廷先後設立過陝東道大行臺、東南道行臺,益州道行臺、襄州道行臺、河北道行臺、顯州道行臺等,但不少已經撤消。
現在也就陝東道、益州道、東南道、襄州道這四個行臺,其中陝東道是大行臺,級別最高,統轄的地區也最大,秦王李世民任行臺尚書令。
而襄州道行臺是今年剛設立的,由齊王元吉在中原之戰後擔任。
另外益州道統轄的是巴蜀地區,由平定巴蜀的駙馬段倫擔任。
剩下的東南道行臺,是由吳王李伏威擔任,這也是大唐目前唯一一個由歸附者擔任的行臺尚書令。李伏威有地盤有兵馬,實際上地位比較微妙。
現在僅剩下這四個平臺,兩個親王一個駙馬,還有一個異姓王。
太子一刀就要裁撤行臺,全都裁撤,然後天下分十五道設按察使喚巡視各地。
在殿上,都沒有李世民反對的份。
太子和宰相們的理由很充分,天下一統了,本就是臨時性質的行臺沒有必要再保留。他能說什麼,他若反對,那豈不是讓太子更有攻擊他的把柄,說他擁兵自重,戀權不去?
回到王府李世民越想越氣。
若是陝東道大行臺一撤,那李世民也就失去手裡最大的依仗了。沒有了地盤,在京城裡,他實力完全不是太子的對手。
“十五個監察道。”
李世民冷哼一聲,“我怎麼想到了張三的白酒十五經銷區?連名字都是一模一樣的,關內道、京畿道、河南道、都畿道。。。山南東、山南西,江南東、江南西,一模一樣!”
房玄齡和杜如晦坐在一邊,聽著李世民發怒。
“玄齡,克明,你們兩說說,這個裁撤行臺的詭計,是否就是張三所獻給太子的?”
“殿下暫且息怒,此事我認為只是巧合,或許是東宮之人看到了張三的這十五經銷區後,就採用了他的這個劃分之法。”
“巧合,就巧到這個程度?漢時有監察州,隋時也設過監察州,可都不是這種劃分之法,太子上奏,設十五監察道,卻完全採用了張超的那十五個經銷區的劃分之法,怎麼都有些太巧合了。”
李世民不是不信任張超,而是實在這事太巧合,而且偏偏又是剛好重創到他的軟肋。這一招,讓李世民都有些亂了陣腳,而偏偏張超剛被太子奏請官復原職,還更加重用,這轉身太子就奏請罷撤行臺,改劃十五監察道,偏和張超的那個十五經銷區劃分一樣,他如何不疑。
這個張三,越來越讓他覺得無法把控了。
“殿下,不如等今晚我去見見張文遠,找他問個究竟?”
“嗯,你替我問問他,究竟是怎麼回事,若他說不是他所為,那就讓他拿出個解決應對之策來。”李世民氣呼呼的說道。
房玄齡有些無奈的點點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啊。(未完待續。)
第270章 伴君如伴虎
第四更送上!
張超對於房玄齡半夜來訪,有些意外。
面對著房玄齡問起的關於朝廷要裁掉四個行臺,將大唐劃分十五道,並派御史任觀察使巡視地方一事,他是一臉茫然。
“我雖然起復,但到現在還沒有去過東宮呢。房叔你半夜就跑來問我這個?”
張超打量了房玄齡一會,看出了點究竟。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