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1部分

也念他們過去也還算中立,大膽的啟用了兩人。兩人現在也以實打實的功績,向李世民證明了自己。

李世民夾著一塊麻婆豆腐,夾到嘴邊又停下,“文遠,你確定頡利真會率部歸附,並且來襄陽?”

李超夾著一塊香煎鯨魚排,嚼的很有味道。

“陛下,頡利沒有其它選擇,降或者死,我相信頡利會降的。”

不得不說,突厥人在這方面,其實很沒節操的。或者說,他們本來就信奉強者為尊,也沒有那麼多節操。不管以前是敵人還是對手,如果兵敗了,投降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原強盛的漢朝、隋朝之時,草原上的可汗啊酋長啊什麼的,歸附的不要太多。遠的不說,就說隋朝時的突厥人,有幾個沒有向隋稱臣歸附的,好多可汗兵敗兵就跑到長安來,給皇帝當個陪伴。

不過李超覺得以前隋朝的策略,也還是有些地方不足。

比如說對這些歸附的突厥人太好了,給他們地盤,給他們草場,糧食,甚至幫他們打仗,哪有這樣的。

歸附可以,朝廷也可以接納,但不能把他們遷進來,還劃地盤給他們。相反,朝廷接納他們,得加強控制,要真正把他們置於朝廷的控制之下。

頡利和一些部落酋長們得來襄陽,他們的地盤,大唐要派兵馬駐紮。

以後大唐甚至要在那裡修建軍事堡壘,駐兵、屯田,甚至將來還要遷移人口過去。對於那些歸附的突厥牧民,也要漸漸的加強管控。比如滿清對蒙古人的策略就不錯,加強通婚,賜封爵位,劃分封地牧場,把他們固定起來,加大通商貿易,最好是把這些貴族頭領們圈養起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享受漢人的奢侈生活,腐化他們,讓他們賣賣牛羊皮毛,然後住進土屋石頭房裡面,漸漸成為圈養起來的墮落貴族們。

而朝廷對牧民們以後也徵稅,他們也得服役。總之,對上層拉攏圈養,把下層的牧民轉為朝廷的子民。

只要能在草原上站住腳,修建堡壘鏈,把草原分割鎖住,不說控制漠北,起碼陰山以南的漠南地區,是能控制的住的。用不了多少年,漢人移民大量過去,等漢人人口占據完全優勢的時候,那地方也就不再復為胡人所有了。

這就是漢人的終極優勢,人海戰術,人口淹沒他們,然後完全同化他們。

晉代時,把內附的胡人內遷,結果管理不嚴,形成了國中之國,最終導致了五胡之亂,悲慘的結果。

隋朝把內附的突厥人南遷,結果也造成了突厥在漠南尾大不掉,佔據河套、代北等地。這些都是教訓,接受內附可以,但一定不能讓他們有這種國中之國的待遇。

要不然,就只會在中原心腹中形成一個大毒瘡,最終危及自身。

“如果頡利真的歸附,並南來襄陽,那突利和鬱射設如何對待?”李世民又問。

“陛下可以賜封突利為東面可汗,鬱射設為南面可汗。然後暗中挑撥兩人,讓他們相爭。這樣,我們就可以坐山觀虎鬥。”

“那如果一方吞併一方,豈不是讓一家獨大?”

“這個不用擔心,首先,頡利不死,那頡利就一直是大可汗。有頡利在,不管是突利還在鬱射設,都沒法做上大可汗的位置,而且頡利沒死,我們還是能用他的名義,聚攏不少部落人口的,這就能避免突利或者鬱射設吞併頡利部眾實力大增。再者,頡利的地盤卡在突利和鬱射設之間,他們兩相爭鬥,只能在陰山北面沙海以南的地方爭鬥,不管爭鬥如何,都較難吞併對方,我們可以隨時關注著他們,不時的調停一下,讓他們打,但卻又吞不了對方。不斷的消耗他們的實力,這樣我們就能保證北方邊境安全,等於時機成熟之時,再出兵,可以一舉把他們擊敗,收復漠南。”

“統葉護東進,其實力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