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7章 邀請張偉濱教授擔任首席專家!

08年獵鷹1號的第4次發射進入地球軌道。

NASA送出16億美刀的大訂單,讓當時因資金問題陷入焦慮的馬斯克鬆了口氣,也徹底盤活了Space x。

讓Space x可以去試錯和迭代。

事實也證明Space x拿到這筆資金後,踏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2010年獵鷹9號首次試飛成功,同年年底,龍飛船組合測試成功,第2年再有貨物的龍飛船被送入國際空間站

2015年是Space x巔峰時刻,也是整個航天產業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刻。

獵鷹9號實現了史上首次一級火箭回收,隨後實現了海洋回收,震驚了全世界的航天工作者。

而夏國的航天產業,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間段前後,不斷放鬆,向民間資本開放。

從2014年11月,出臺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

以鼓勵民間資本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

2015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防科工又聯合印發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再次明確支援民間資本,涉足航空、航天、火箭、衛星領域。

一批批航天航空,民營火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開始了融資燒錢的時代。

如今幾年過去,活下來的民營火箭公司百不存一。

這個領域對技術各方面的要求高!

高到苛刻!

而商業化卻太難了!

許多公司技術還未開發出來便已經陣亡,還有一些公司此刻還在支撐,依舊難以探索出適合的商業模式。

民營火箭公司,和航天集團這樣的巨無霸競爭?

這個難度可想而知!

如果只是技術難度方面,只要有充足的資金,還是可以追趕的。

至於說商業模式?

這可是李易的公司!

世界首富唉!

身價甩開第2名千億美刀以上!

再說了,張偉濱教授可是李院長的丈夫,還是知道李易的賺錢能力。

在張教授看來,李易要涉足航天航空,根本不用考慮商業模式,能不能賺到錢。

反正他有足夠的資金去燒!

燒到最後:‘剩者為王’!

商業模式,盈利模式自然就有了!

“可回收火箭大大降低了火箭發射成本,未來會進入一個大航天時代,低軌星座太空旅遊,將成為現實。”

“未來探索太空,進入太空採礦,登陸火星、月球、星際移民,都是有可能……只是略微有一些遙遠。”

“說白了,火箭其實也是一種交通工具。”

“和高鐵飛機不同,它是去往月球、火星……宇宙深空的交通工具!”

李易和張偉濱教授交談,這時候進入航空航天火箭發射領域,確實是個非常不錯的機會。

“這次收購‘軌跡空間科技’,還是扯著了師公您的旗號才談下來的。”

張偉濱教授知道李易這是客氣話,他擺了擺手:“你收‘購軌跡空間科技’,和我老頭子沒太大關係。”

“你可是世界首富,霍凱峰更看重你的資金支援,能最大程度保留研發團隊,同時還有你的資源。”

說到這裡,張偉濱教授問道:“我聽說近期你的公司又有幾顆衛星要發射?”

“後續,星海宇航火箭研發出來,這方面的訂單和任務可以自己完成了。”

“確實有5顆衛星,過幾天在月城衛星發射基地發射。”

這次衛星發射,委託給科工。

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無論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