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公孫衍,幾乎滎陽城內的唐國重臣都給輪了個遍。
內容也是五花八門,有噓寒問暖關心尉繚身體的;有做好友狀約定下次比武時辰的;有關心魏軍遠道而來伙食夠不夠需不需要支援的;當然也有正正經經勸說尉繚降唐的;不一而足。
心思敏銳如尉繚當然知道這是唐軍的離間之計,但卻毫無辦法,他若是主動寫信去大梁澄清,那個生性多疑的主公怕是會直接坐定他的通敵之罪。
萬般無奈,尉繚也只好祈禱魏斯不要中計。
開啟信件,尉繚驚異地睜大眼睛,信的內容依舊是沒什麼新意的勸降,但讓他驚訝的是信件的落款方離。
竟然是唐公親自來信!
信件中,方離敞開心扉向尉繚大聊特聊他的一統天下之志,介紹唐國內政民生,一個旨在天下卻又憂國憂民的明君形象躍然紙上,尉繚想起這一路殺進唐國的所見所聞,知道方離所言非虛,再想想大梁城內的魏斯,對比之下,心中不免有些茫然。
但小小的親筆信當然無法動搖尉繚為大魏奪取滎陽的信念,魏軍依舊將滎陽城圍得如同鐵桶一般,連只鳥都飛不進去。
三天轉眼間便過去,這日清晨,方離按慣例巡視城中的糧草軍械庫,又登上城樓鼓舞守城士卒計程車氣。
城樓上的唐軍士卒們早已經習慣主公時不時地出現,在有人開了先河之後,此時都紛紛跟方離搭起話來。
方離一路邊走邊聊,親熱地和他計程車卒們打著招呼,走著走著,視線突然落在前面不遠處望臺上一名一絲不苟注意著魏軍動向的小士卒身上。
那年輕士卒看起來不過十二三歲,身子都沒開始發育,從側影就能看出只不過是個小孩兒,方離眉頭一皺,忍不住憋著火氣詢問跟在身邊的徐晃:“公明,滎陽已經危急至此了嗎?連小孩子都要拉上戰場?!”
“主公息怒,請聽臣解釋。”徐晃摸摸鼻子,顯得並不怎麼怕,臉上反而有些驕傲,“這孩子臣知道,不是臣等抓壯丁抓到了娃兒頭上,這小子是兵部一主事家的小兒子,被他父親攆進兵營的,還說非得讓他上前線,臣實在沒辦法,就把他安置在瞭望臺上。”
二百六十 民不畏死
“兵部主事?”方離仰望著望臺上小娃兒清瘦的背影,“我大唐的九品小官都有這麼大覺悟?”
徐晃似乎想起了什麼,無奈地搖頭笑道:“可不止是這一個,主公現在若去軍營細查,能查到不少我大唐官員子弟,將門的就算了,還有許多文臣家的公子也被送來,著實讓臣等頭疼。”
“將軍,您可不能只看見那些大人家的公子們啊!”城牆垛子旁邊,一個十五六歲模樣的元戍弩手突然叫到,“小的們也是被爺孃趕來從軍,保衛滎陽的!”
徐晃沒好氣地一巴掌拍在那少年頭盔上,笑罵道:“行了,知道你小子勇武!”
方離笑笑,沒怪罪這小士卒的孟浪,反而主動蹲下和他聊起天來,見主公如此平易近人,旁邊許多半大不小的娃兒也都紛紛湊上來,爭先恐後地開始介紹自己。
有不到十六歲卻主動從軍已經三年的,有前幾日才被爺孃趕進軍營手上就已經沾了魏兵的血的,也有明明是家中獨苗兒卻瞞著爹孃主動投軍的,有的甚至還說到家中姊妹也想女扮男裝,引起血氣方剛的少年們一陣大笑。
年紀大些的老兵們則主動擔負起偵查警戒的責任,將與主公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留給了這些孩子。
方離微笑地聽著眼前這些大小子們的豪言壯語,心中卻翻起滔天巨浪。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大唐有民心士氣如此,一個小小的魏國,還真能亡了唐國不成!
自從得知北境噩耗以來就始終盤繞在心頭的烏雲突然散去,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