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眾卿家平身!”
待眾文武施禮完畢,方離用威嚴霸氣的目光掃了一圈腳下的群臣,朗聲道:“諸位卿家,如今我大唐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當務之急必須先改革吏治。寡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決定推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
滿朝文武幾乎都是第一次聽見這個詞彙,俱都勾起了好奇心,無不豎起耳朵,洗耳恭聽。
“所謂三省,分別是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釋出檄文,最高官員為中書令。門下省負責稽核政令,駁正糾錯,檢舉過失,最高官員為侍中。
尚書省負責執行朝廷政令,推廣國策,長官為尚書令,下設左右尚書僕射各一人,並統領六部。簡而言之便是‘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三省協同合作,維護大唐社稷!”
三省尚書相互制約,分工明確,效率遠遠高於現在各諸侯國的官僚制度,韓非與吳起站在下面聽著方離的侃侃而談,不由得頻頻頷首,在心中暗自驚歎:“唐公果然胸懷韜略,不僅精通兵法,而且長於治國,真是個能文能武的奇才!”
三省六部制這套完整的封建制度可不是一拍腦門就能想出來的,乃是中國封建社會經過了上千年發展才逐漸成型,其組織嚴密性與完整性丟擲來足以震驚世人。方離相信只要從自己的嘴裡吐出來就能震撼到韓非與吳起,讓他們刮目相看,所以說起來滔滔不絕,長篇累牘。
“尚書省下設六部,分別為吏部、兵部、禮部、戶部、刑部、工部,各部以尚書主事,下設侍郎、郎中若干。
其中,吏部負責官員任免,人事升降,人才選拔,推賢薦能。兵部負責招募將士,鍛造甲冑,訓練馬匹,籌備戰事物資。禮部負責國家祭祀,典章法度,設立學校,科舉招募,接待使者。
戶部負責國家賦稅,人口戶籍,天下土地,財政收支。刑部負責掌管刑獄,官司訴訟、制定刑法,懲惡揚善。工部負責國家工程,宮殿修建,城池選址,開山修路,水利屯田等等事宜。”
如果說“三省制”保證了權力集中在國君的手中,那麼六部更是這套制度的精華,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極大提高了朝廷效率,降低了大權獨攬的可能性。
群臣聽到這裡再也剋制不住滔滔敬意,就連荀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自問憑自己的才能短時間之內絕對設計不出這種高效嚴密的官僚制度,紛紛作揖稱頌;“主公雄才大略,謀劃周密,臣等深感佩服!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韓非心中此刻有些矛盾,既佩服方離的政治才能,又為韓國深深感到憂慮。看來唐國的崛起絕非偶然,而是必然!
這方伯輔不僅僅只是個精通兵法,善於用人的帥才,而是個足智多謀,胸懷韜略的全才,既能上馬橫槊又能下馬治國,將來唐國的前途定然不可限量,超過韓國或許只是早晚的事情!
“看來當初是我小瞧了這方伯輔啊,這傢伙真是個奇才,唐國擁有這樣的雄主,怕是崛起之日不久!”
吳起夾雜在群臣之中感慨不已,隱隱有些後悔當初的決定,“唉……當初我遇上方離之時他還只是個下將軍,若那時我跟隨了他,只怕此刻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吧?可惜啊可惜……日後我當極力促使魯唐搞好關係,為自己謀條後路!”
等群臣稱頌完畢,方離繼續道:“如今我大唐建國伊始,人才緊缺,寡人本著寧缺毋濫的宗旨,只能先安排部分官員,其他職位暫時空缺。等將來人才濟濟之時,再擇賢任能。”
“主公所言極是!”群臣齊聲附和。
方離挺了挺腰,清了清嗓子,肅聲道:“寡人決定任命荀文若為尚書令,統率六部,總攬朝政,當寡人出征之時替我決斷國事,領銜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