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將軍一樣會率將士們保家衛國,禦敵於國門之外!”
“大將軍德才兼備,待人謙遜,你只有做了國公,我們才能心安!”
馬皮安排的託混在人群之中繼續起鬨,百姓紛紛跟著叫嚷,“請大將軍接受禪讓,做大唐的主公!”
方離百般推辭,做足了表面文章,最後答應會和兩位主公及唐國的文武商議“禪讓”之事,百姓們這才戀戀不捨的散去。
數日之後陳登從韓國返回,告訴方離韓武的態度已經變軟,願意和唐國結為盟友,共同進退。而韓非的態度也非常客氣,表示閒暇之餘願到唐國來做客。
再有幾天就過年了,荀派人送來書信,告知滎陽已經完全安定下來,邀請方離“保護”著兩位國公遷都滎陽,組建朝廷中樞,共商國事。
方離點點頭:“河內終究太小,我唐國要想發展還得立足於滎陽這座大城。傳我命令,各部收拾行囊輜重,明日遷往滎陽。”
一百零三 龍爭虎鬥
“大將軍,還望您早日登基,外御強敵,內安黎民,河內的父老鄉親等著你歸來巡視!”
得知方離決定遷都滎陽,河內的百姓夾道相送,從太守府一直排列到南城門,無不熱淚盈眶,揮淚送別。
方離也不騎馬,在馬皮、曹飛等人的拱衛下,徒步出城,三步一抱拳,十步一作揖,與百姓揮淚作別:“河內的父老鄉親,方離感謝你們的支援,不管大唐的國都定在哪裡,河內都是我大唐的源頭。只要我方離活著,決不允許任何國家的馬蹄踏進河內一步!”
“大將軍萬歲,大將軍英明,望大將軍早日登基,安定社稷!”百姓紛紛揮拳響應,聲徹雲霄。
陳登、劉曄、宮之奇、祝融、徐盛等文武率領三千多將士列隊隨後,跟著方離辭別百姓,朝河內南城門絡繹而去。
姬叔弼與姬翟各乘一駕馬車夾雜在隊伍之中,因為百姓越聚越多,隊伍行進緩慢,姬翟乾脆鑽進姬叔弼的馬車裡私聊:“看來你我的國公之位不讓也不行咯,不知道方離有何本事,竟然騙的百姓們如此擁戴?”
“心機、作秀、小恩小惠!”
姬叔弼搖頭嘆息,“現在的人啊,真是太勢力了,方離只是給他們免除了一些賦稅,說了些收買人心的話語,這些百姓就像哈巴狗一樣搖尾乞憐。完全忘了我們姬氏的高貴身份,真是人心不古啊!”
“那你我的國公之位還讓不讓?”姬翟透過車簾,盯著不斷抱拳作揖的方離,又是羨慕又是嫉妒又是仇恨。
姬叔弼閉上眼睛,斜躺在柔軟的馬車中,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識時務者為俊傑,就你我現在的處境,能活下去已是燒了高香,早點把國公之位讓給方離早日解脫。”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諸位鄉親請留步,方離就此拜別!”
方離翻身上馬,揮別眼含熱淚的河內父老,帶著姬叔弼、姬翟兩位國公,以及陳登、劉曄等文武率三千將士踏上了南下滎陽的道路。
而河內則交到了由陳登舉薦的尤禮手中,方離任命他為河內太守,率領一千郡兵治理地方,安撫百姓,拱衛城池,推行朝廷政策。
再有七八天就是新年,天氣愈來愈冷。這個佳節自從殷商時期就已經存在,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貧民百姓都紛紛祭神祭祖,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各國概莫能外。
方離率部踏著厚厚的寒冰渡過黃河,於次日晌午抵達了滎陽城外,周瑜、荀、趙雲早已率領城中的文武出城迎接,作揖施禮,互道祝賀。
“這兩位是劉子揚、徐文向,一個善於發明製造,一個練兵能力出眾。”方離與眾將寒暄完畢後,轉身把劉曄與徐盛介紹給周瑜、荀等人。
劉曄及徐盛急忙上前施禮,與眾將一一寒暄,懇求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