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問道:“丞相大人喚我二人前來,可是有何急事?”
“正是。”玉成答道,“句容被圍,向我軍求援之事,二位想必早已聽說了。”
“是,我等皆已知悉。”仍是葉芸來答到。
“我已決定,明日一早率本部三千兄弟前往援桐,我去之後,請兩位統率所屬一萬兄弟,繼續援助蕪湖!”
“大人,請三思啊!”葉芸來聞言,立即脫口說道。
“是啊,大人!”劉槍琳跟著說道:“大人只帶三千人,城內亦只有殘兵不足七千,此去只怕非但難解桐城之圍,還會遭遇險境,萬請大人三思!”
“二位不必多言了!”陳玉成斷然說道,“正因為句容只有殘兵不足三千,我才更非去不可!”他停了一下,微微緩和了語氣,又道:“我也知敵眾我寡,不會和妖兵正面交戰,只打算自其背後突襲,攻其不備。當然,妖兵勢大,既使合我兩部之力,也未見得便能解句容之圍。我只求緩得一緩,待天京局面稍安,蕪湖戰勢初定之後,想天王必會盡速調兵來援的。”
ps: ; ;第一更,求月票。
十六、財源水患(四)
萬曆四十三年(1615),由四旗擴大為八旗。旗的顏色,在原有四色的基礎上鑲以不同的色邊,即: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其編制為三級:五牛錄編為一甲喇,五甲喇編為一固山(漢譯為旗),每固山為一旗。每旗三級的官名分別為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和固山額真。共設八固山,即八旗。每固山領有步騎士七幹五百名。
皇太極繼位後,先後增設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顏色與滿洲八旗相同,建制一樣,按三級編制,共二十四旗。滿洲八旗的旗主世襲,蒙古、漢軍八旗的因山額真由皇太極直接任命,可隨時撤換。
八旗兵制兼有政治、經濟和軍事三種職能,最主要的是戰備。從清軍入關至十八世紀中期,隨著滿族社會經濟的完全封建化,八旗兵制出現了相應的變革。定都北京後,確立八旗常備兵制度,仍按民族分別編制。以滿洲八旗為主幹。
清朝入關定都北京後,為了守衛京師調集了八旗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入京,史稱禁旅八旗。禁旅八旗內設前鋒營、火器營、護軍營、親兵營、驍騎營、神機營、健銳營等,前四營中嚴格禁止漢軍加入。禁旅八旗主要分為“郎衛”和“兵衛”兩類。郎衛主要負責保衛宮廷,由正黃、鑲黃、正白旗中擔任,清廷挑選上述三旗中的精銳為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雍正時把侍衛的挑選範圍擴大到其他五旗。侍衛分為兩班,宿衛乾清門、內右門、神武門、寧壽門的為內班,宿衛太和門的為外班。兵衛主要負責守衛京城各門及各行宮。
剩餘三分之一分駐在全國九十多個城市和據點,稱為“駐防八旗”,駐防的原則是以重點駐防和集中機動相結合,駐防八旗分由各地將軍、副都統、城都尉統率,直接受命於皇帝。但是這也使旗人長期被迫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技能,除了“披甲當差”、“賴餉而食”。充當維護清朝統治者的工具以外,大部分人無所事事,被迫成為“不仕、不農、不工、不商、不兵、不民”的人。處於這種生活困境的滿族駐防旗人,有的街頭賣藝;有的去拉人力車;有的甚至沿街乞討……
這肅順的意思實在是太合自己的胃口了,杏貞開啟草草瀏覽了一番,對著皇帝說道:“此事雖然風險大了點,倒是可為,肅順果然是盡心為國的,不枉費皇上如此信任他,連連超擢。如今是內務府大臣又是戶部尚書了。”
皇帝�